屌丝,这是大陆叫法,在台湾曰废柴,在香港称loser,,其实说的是这么一种状态:不如意状态,或者穷困,或者既穷困又形象差,书语曰矮矬穷,再或者既无理想又无能力,又或者是遭遇了失败暂时消沉,总之,其底色是经济上窘迫。
官员、城管、专家、医生、警察竟成互联网“黑五类”2日上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玛”位居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第一位,屌丝、逗比、你妹、草泥马、我靠等榜上有名。这些网络低俗语言的网络传播度有多大?
美国一个跨学科团队今年完成了一项对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结论是: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边侃边译新新词 六、人情万象 中二病 junior two syndrome “中二病”又称“初二症”,指孩子在初中阶段处于叛逆期(rebellious period)的那种自以为是,不愿听取大人意见的一种常见举止。
37.8%的屌丝们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他们有72.3%的比重觉得自己活得不开心,他们基本没有存款,学历偏低,年龄在26岁至40岁之间的单身男性认为自己有心理疾病的比例更高。他们基本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引导,大部分人会采用睡觉、倾诉、喝酒的方式解压,但仍有4.
这两年,随着互联网文化进入大众视野,一些网络“热词”进入日常生活,甚至成为“高频词”。众所周知,语言词汇流行的背后,往往折射了社会文化思潮的流动与变化。相比四五年前“囧”“杯具”“呵呵”等词的“走红”,近两年最值得关注的“热词”之一无疑就是“屌丝”了。
最近几天,关于小米的新闻一直出现在热搜,原因并非小米又有新品,而是因为在11月21日,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此言一出,一个“当年流行”的词,再一次将小米推上了风口浪尖,对于小米来说一直潜藏在光辉下的原罪终于被搬上了台面。
(记者孙文文)“屌丝”能计算吗?近日,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的微信文章探讨了所谓的“屌丝值”。昨天,吴晓波又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发布了一份“多大岁数告别屌丝”的投票结果,给屌丝在经济学上再定义,并画出“屌丝告别曲线”,引发网友热议。
昨日,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主办召开净化网络语言主题座谈会,人民网舆情研究室发布了网络低俗粗鄙语言的报告。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发微博常用的词,你中枪了吗?1.尼玛最初是因为多个网站把你妈设置为禁言词,所以就出现谐音。
说到人的运气,人们爱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词语的演变,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词在一个时期受宠,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宠了。比如“文革”期间那些所谓“正能量”的词语,如今绝大多数都属于标准的“负能量”词语了。个别词的热度则更短,仅仅一两年的工夫,性质可能就陡然逆转了。
屌丝一词,源于百度李毅吧,用以自嘲。知名导演冯小刚曾怒斥屌丝:外国人问我屌丝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就是XX毛,是对境遇不堪者的蔑称。不过,如果连国内最有钱的富二代都自称屌丝的话,那屌丝这个词的含义,就更加意味深长了。
那些坦然接受屌丝称谓的,未必是所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而那些怕这个绰号的年轻人,反而往往需要这样的称谓提醒,看清自己的位置。在当今这个时代,只要接触中文网络媒体,就很难避开屌丝这个词。开始自然不懂什么意思,见多了就猜个八九不离十。再上网核实其含义和背景,发现了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