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点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评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送人玫瑰,留有余香《 水调歌头·文以载道 》象形文字始,道韵隐其间。文心巧思传古,奥秘蕴深渊。鸟兽足迹启示,文字符号通玄,载道入尘寰。妙笔绘天地,真理显人前。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修心悟道,境界高远信息全。
三十四、文以载道,道敝于文,必本躬行而著为言语文字,道乃不芜也。自书契兴而斯文阐,人伦庶物,无事不赖文字,夫子亦曰斯文在兹,匡人其如予何,则文之重可知矣。然而才智之士,学不深而逞私见以妄作,反为害道,夫子已有不知而作之叹,则无实德而务虚名,欲以词华见者,其来久矣。
文以载道,千秋名言,万古英风,文传圣德,道立圣名,文采斐然以传道,文质彬彬以感人乎情;夫文章者,美言美词之杰构也,修辞立其诚,事理彰其明,和谐社会,平息纷争,引领时代风尚,提升社会文明,定国安邦,治国理政,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连接中外,沟通世界,业绩甚巨,当推首功。
【改进文风大家谈】作者: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文以载道的“文”不仅仅是指文学,更主要是指文章。遣词造句叫作“文”,结构段落称为“章”。文以载道的根本在于承载思想与见解,平实为佳则是对文章表达方式的强调。
“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是对文学作品中“文”与“道”关系的一种概括。汉代杨雄进一步认为儒家的圣人及其经书能够体现自然之道,这对南朝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产生了直接影响,他在《文心雕龙》中说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北宋元右五年,潮州人在城南为韩愈建新庙﹔元右七年,苏东坡应潮州知州王涤之请而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其中“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这句从文、道两个角度高度评价韩愈的话,成为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