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晓艺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一本火热出炉的新书堪称过年最佳伴手礼,这就是春节申遗的推荐者、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编著的《过年书》。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29日,乙巳蛇年正式到来,这也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贴春联、挂年画、逛庙会、赏花灯、耍社火……在全国各地,这些年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节画卷。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没有任何节日像春节一样包含中国人那么多精神、心理、追求、性情、偏爱、因而春节最能讲好中国故事。”——冯骥才《过年书》冯骥才不仅是作家、画家,也是文化学者,多年来一直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他是春节申遗推荐者之一。
极目新闻记者徐颖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文件中,有一份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推荐材料(专家知情同意证明)。在文中,冯骥才讲了自己对于春节的理解。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刘宗智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春节”为何能成为赓续不绝、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中华文明有何意义,又将如何影响世界?
本报记者 仇宇浩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即将到来,春节申遗的推荐者、“中国非遗保护第一人”冯骥才为读者献上“新春伴手礼”——《过年书》。“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可,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团圆,春节最重要的情怀冯骥才年是中国生活和文化中太陈太浓太烈太醇的一缸老酒,没有一个中国人没尝过;一年一度,时醉其中。从报信儿的腊八到收尾的元宵,其间长长的将近40天。中国人是这样编排年的节奏的——年前主要是从外边往家里忙。
随着首个“非遗版”春节的临近,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推出了他的新作《过年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扇通往春节文化深处的大门。“春节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只要踏入春节的门槛,就能读懂中国人。”冯骥才多年来致力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春节申遗的积极倡导者。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北京时间12月4日晚,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通过评审,决定将“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