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是中国春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以其充满活力的表演和吉祥的寓意,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龙,源自中国古代的图腾,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更是权力的象征;狮子,则喻示着勇敢、力量与豪迈,被视为祥瑞之兽。人们用舞龙舞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带来好运和吉祥。
腊月二十四,南方的小年。老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在北方家家户户送走灶王爷后,腊月二十四就轮到南方人民欢欢喜喜过小年了。尽管南北小年的时间有所差异,但民俗活动却大同小异,这一天,同样也是中国传统中极为重要的“扫尘日”。《礼记·曲礼上》记载:“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扫尘”这一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的《吕氏春秋》中就曾记载有尧舜时期春节先民们扫尘的习俗,而且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除夜》中的“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尘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也描写了当时人们扫尘的情景。
大年三十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同时也是一年中最为忙碌的一天。在外奋斗的游子都会陆续回到家中,和家人一同欢聚一堂,感受着节日带来的乐趣。其实,除夕这一天讲究忌讳多,想要过好这一天,一定要牢记“6习俗7忌讳”,辞旧迎新迎好运,龙年安康!
除夕,是中国人一年中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春节的前夕,除夕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的文化意义,还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和习惯。每年这个时候,无论身在何处,家家户户都会精心准备,用一系列习俗和活动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总台记者看世界!大家好,我是总台亚欧总站记者王德禄。首先祝听众朋友和网友们新年快乐!不久前,俄罗斯政府发布消息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2.5%,直到2024年经济才能转为正增长。在这一背景下,节约过年成了主基调。
俗语有云:“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今年的大寒就处在四九天的第四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间段,而且大寒过后也是最清闲又最忙碌的时间段,清闲是因为“农闲”,忙碌是因为要忙着一件大事“过年”,这是如此才催生一个老习俗“大寒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