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哈尔滨12月10日电 题:“先用后付”套路多,擦亮双眼巧避坑新华社记者沈易瑾无需密码误触下单,意外开通难以关闭,资金危机信用受损……近年来,各大网上购物平台纷纷推出“先用后付”支付方式,“0元支付”的噱头吸引消费者目光的同时也引发了质疑。
“一觉醒来,一堆快递,全是没买过的东西……” 这可不是玩笑,而是很多人真实的糟心事。 如今,便捷支付越来越普及,先用后付这种 “先享受,后付款” 的消费模式迅速走红。 但在这看似美好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让不少消费者陷入困境。这先用后付,究竟是支付福音,还是消费陷阱?
编辑导语:先买后付即购物的时候先收到商品,收到货后再付款,是近年来在全球非常火热的一个购物方式。近年来,先买后付在全球一片火热,最近Apple世界开发者大会上,Apple宣布通过iOS 16操作系统推出“先买后付”业务,再次将这个业务推向了高潮。
海报新闻评论员 刘瑞琪近日,电商大促频繁,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热情高涨。然而,一些平台推出的“先用后付”功能,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吐槽。据报道,不少消费者反映,自己在未明确授权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默认付款方式被更改为“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或者刷脸刷指纹就下单了商品。
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种支付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其中,“先用后付”这个支付方式,就像是一颗甜蜜的糖果,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然而,这颗糖果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数字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