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与历法有关的新闻在网上热传:迎接龙年的除夕是2024年2月9日,这可是“近年来最后一个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起至2029年,未来连续5年的除夕都是“年二十九”。为何“年三十”时有时无?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
农历新年将至,很多人发现,自2025年起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腊月二十九。“年三十”为何消失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16日在接受采访表示:“这是由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则所决定的。”王科超解释说,中国农历月份的安排与月相相关,当月球和太阳的地心视黄经相等,叫作“朔”。
今天是腊月二十七,现在拜个早年其实都不算太早了,尤其是除夕不是三天后,而是后天,今年没有大年三十,腊月二十九直接连着大年初一。不光今年没有三十,连续五年都没有,再有大年三十得是2030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没有大年三十,除夕的习俗会受影响吗?
莫大惊小怪!“年三十”连续5年“缺席”并非新鲜事这不,还没进腊月门,一则“未来5年都没有年三十”的消息就引发公众关注。消息称,2025年至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也就是说,过了腊月二十九,就直通大年初一。这几年的年三十都去哪儿了?影不影响人们过年?听听专家怎么说。
近日,“未来5年都没有年三十”的消息引发关注。消息称,2025年至2029年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过了腊月二十九,直通大年初一。这几年的大年三十去哪了?会不会影响大家过年?带着孩子一起了解——大年三十,为什么消失了?
你知道吗?即将到来的除夕不是“年三十”,而是“年二十九”。而且,从2025年到2029年,连续5年都是这个情况。为什么一些年份的除夕不是“年三十”?“年二十九”出现的频率有多高?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天文馆网络科普部部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施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曾玥)甲辰龙年即将到来,“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的话题近日引发关注。由于从2025年起到2029年,连续5年的除夕都是“年二十九”,因此有人将2024年2月9日称作近几年的最后一个“年三十”。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也是今年除夕,年三十去哪里了?其实,年三十被月亮“偷”走了,因为今年腊月是“小月”,只有29天。农历里的一个月,是用月亮的圆缺变化来定义的。古人把完全看不见月亮的那一天定为农历初一,称之为“朔”,到了十五左右满月的那天称之为“望”。
因为从2025年开始直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腊月逢小月的情形并不少见,2013年、2016年、2022年以及从2025年到2029年的连续5年,都没有年三十。
1月10日,#明年起连续5年没有年三十# 话题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第一。农历新年就要到了,今年的除夕为2024年2月9日,这可是“近几年最后一个年三十”。因为从2025年开始直到2029年,连续五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年三十为啥时有时无?又是如何确定一个月有多少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