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29日(大年初一)15时,节奏明快的锣鼓声在德国哈瑙市自由广场响起。来自汕头潮阳的西门英歌队队员们身着盛装,挥舞整齐划一的木槌,踏着铿锵有力的鼓点,成为巡游队伍最亮眼的一道风景线。柔中带刚的女子英歌,粗犷豪放的男子英歌,以豪迈矫健的舞姿博得中外观众的热烈掌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今晚(28日)将跟观众见面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来自广东的英歌舞即将亮相春晚舞台英歌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众人齐舞时,鼓槌翻飞,步伐铿锵,气势如虹,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
陈扬波:普宁英歌是广东普宁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相传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将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巧妙融合,独具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每位舞者手持两根被称作“槌”的圆形短木棒,以骑马蹲裆之姿,提腿横跃而动,双手随锣鼓节奏上下左右击棒,头与身亦随节奏自然摇曳。
1月9日下午,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彭聪恩发布了令全球“英歌迷”们热血震撼的消息: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汕头市共有超100场英歌舞表演,天天可观看、处处可参与。2024年12月9日,贵屿镇后望村英歌队在巡游途中表演英歌。
“上英歌舞了,比我们潮汕当地还是差一些。”“英歌舞没有炸裂的锣鼓,仿佛失去了灵魂。”乙巳蛇年春节是“非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在除夕夜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广东揭阳普宁英歌首次登上了春晚舞台。而早在2023年春节,英歌舞就一炮而红,在短视频平台“霸屏”,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氛围组”。
1月19日,上海虹口今潮8弄,潮汕英歌舞表演现场。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这个周末(1月18日、19日),位于上海虹口区的滨港商业中心今潮8弄,弄堂英歌,人头攒动,年味沸腾。具有130余年历史的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首次来到上海,带来27人阵容的潮汕英歌舞表演。
1月28日,除夕当天,由广州飞往德国法兰克福的中国南方航空CZ331航班上,来自广东汕头潮阳西门英歌队的队员们,携带着英歌舞“出海”。航班上的25名英歌队员将要前往德国、法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庆祝第一个“非遗版”春节。
这个周末上海市民在海派弄堂直接感受到沪上顶配的年味了!1月18日下午,具有130余年历史的潮阳棉北后溪英歌队首次来到上海进行公开表演,并在今潮8弄带来了近三十人的潮汕英歌舞巡游。英歌队以雄浑热闹的“中华战舞”点燃申城海派迎春年味烟火气,让上海市民足不出沪也能沉浸体验非遗年俗。
来源:中国新闻网 蛇年春晚上,非遗节目《英歌舞》,以雄浑热闹的节奏,让演播厅瞬间“燃”起来了。网友直呼“好精彩!”英歌舞作为潮汕地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将戏剧、舞蹈与武术融为一体,取材于名著《水浒传》,至今已有300多年悠久历史。
1月24日,汪文斌大使再次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账号向全球推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歌舞,配文(翻译):“本周四,在广东汕头市的街头,英歌舞表演者喜迎‘小年’。英歌舞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传统民间舞蹈融合了戏剧、舞蹈和武术等元素,展示英雄的雄健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