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冬种关键时节,仁怀市茅坝镇利用轮作田地,大力发展蔬菜产业,人不闲、地不荒,村民增收有保障。走进茅坝镇安良村高粱基地里,旋耕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十几名村民在农技人员带领下有序地放苗、移栽,各个环节衔接紧密,现场秩序井然。
眼下,正值果园管护的关键时期,仁怀市茅坝镇的果农们抢抓有利天气,做好果树管护工作,确保今年的精品梨有个好收成。在茅坝镇飞龙村飞龙精品水果示范园,数千棵梨树郁郁葱葱。在茅坝镇飞龙村飞龙精品水果示范园,数千棵梨树郁郁葱葱,枝丫上长出了不少如拇指般大小的幼梨。
茅坝镇官院坝区长势喜人的水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眼下,仁怀市茅坝镇官院坝区千亩水稻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稻田荡起层层涟漪,穿行其中,绿意触手可及,这里的稻田已经进入秋日最佳观赏期。玩乐打卡。
为探索可持续的老年服务模式,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近日,仁怀市茅坝镇茅坝社区老年食堂正式营业,为居民带来实惠又美味的餐饮选择。“一个人做饭总是控制不好量,有时候经常做一顿吃两天,不好吃不说,还容易吃坏肚子,现在我在老年食堂花两块钱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近日,仁怀市茅坝镇组织公共事务管理办、镇残联、社工站党员干部及志愿者,入户走访辖区残疾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温暖民心。镇残联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走访残疾群众,了解困难残疾人生活状态和辅助器具的需求,为多名残疾人送去了基本辅助器具,让他们生活更加便捷。
茅坝镇官院坝区,随处可见一幅“农户田间织丽景”的繁忙景象。“谢谢你们今天来帮我家插秧,等我家种完就换我来帮你们。”近日,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村民王永先一边插秧一边对邻居赵永章说。村民光着脚,人在田中,埋头弓腰,将一株株秧苗插入水田中。春争日,夏争时,时令催人插秧忙。
稻谷黄,秋收忙。时下,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香,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场面已被农业机械代替,机械化春种秋收成为田间作业的“主力军”。村民们在加工厂对刚收割的稻谷进行晾晒。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正是早稻开镰好时节。仁怀市茅坝镇的村民们在金黄的稻田间忙碌着,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走进茅坝镇官院村,成片的稻田披上了“秋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稻田里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当地村民们互相帮助,齐心协力收割稻谷,确保颗粒归仓。
梨子发出诱人的光泽。风吹梨香来,又是丰收时。仁怀市茅坝镇飞龙村的630亩梨迎来丰收季,大大小小的梨果香味扑鼻,传递丰收的喜悦。梨子发出诱人的光泽。在茅坝镇飞龙村精品水果示范园内,空气中飘溢着浓浓梨香,一个个梨子压弯了枝条,让人垂涎欲滴。游客们正穿梭在林间,忙着采摘鲜果。
为深入推进关爱行动,帮助和服务困境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困难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11月28日,仁怀市关工委联合爱心企业贵州爽净新时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茅坝镇开展“心系儿童·情满人间”慰问活动,为茅坝镇困难儿童送去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关心关爱。
“我宣布,何端齐户获得敬老孝老示范户称号,王文秀户获得文明卫生示范户称号,何兴美获得好儿媳称号……”随着评选结果的宣布,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强组兴村小驿站”新一季度积分兑换活动开始了。村干部宣布积分评比情况后,村民自行兑换物品。
近日,仁怀市茅坝镇茅坝一小关工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对青少年教育、引导、关爱、保护,组织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的宣讲活动。茅坝一小关工委的“五老”人员进入学校,通过宣讲的形式向广大学生和青年教师传递廉洁的定义、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师生的廉洁意识。
图为两位农户在农田里插秧。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图为航拍农户在农田里插秧。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图为三位农户在农田里插秧。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图为农户在农田里抛插秧。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图为航拍农户在农田里插秧。中新网记者 瞿宏伦 摄图为农户在农田里整理待插的秧苗。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时下正值水稻育苗关键期,茅坝镇抢抓农时开展机械化育苗。在茅坝镇官院坝区秧苗田里育苗播种机不停运转,工人们正在一旁忙碌着,经过摆盘、装土、撒种、覆土等工序后,一个个均匀铺满稻种的秧盘从传送带中传出。“有机器帮忙育苗效率很高,预计本月底开始插秧。
冬闲田不闲,贵州多地抢抓时节,一边忙着采收蔬菜,一边积极投入新一轮种植。盘活冬季闲置田,仁怀市茅坝镇采取“高粱 + 榨菜” 轮种模式,这两天村民们正忙着采收榨菜。种植户谢平章告诉记者,她种了3亩多榨菜,可以卖两三千元,而且种植榨菜还可以肥土,明年种高粱更好。
“茅坝镇石良村党支部原书记、村委会原主任罗某良在管理石良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账户期间,账目管理混乱、违规使用资金,非法挪用村集体资金7万余元用于个人生活开支和投资,严重触犯党纪国法,要引以为戒……”贵州省仁怀市纪委监委日前在茅坝镇石良村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现场通报农村集体“三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