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天津日报记者 孟若冰 摄影 傅桂钢灯笼、吊钱儿、年画、春联,大年初一的古文化街一如既往的热闹非凡。只是今年放眼望去,除了满眼手捧小吃的市民,一个个手持金箍棒、头戴紫金冠的“孙大圣”和他们的“取经家庭”,在浓浓的年味儿中更添几分喜庆与俏皮。
天后宫一带的庙会是天津百姓、外地游客每年元宵节不能不去的地方,民乐、杂技、花会、民间绝活表演同台献艺,一边看表演,一边在古文化街上寻找具有天津特色的泥人儿、糖画儿、风筝、剪纸等,顺便喝茶汤、吃糖堆儿,浓浓的天津味儿不仅让外地人着迷,更让天津人过瘾。
大年初一古文化街宫前广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伴随着喧天的锣鼓声一场精彩的舞龙表演在这里震撼上演瞬间点燃了古文化街乙巳新春的喜庆氛围只见舞龙队员们身着鲜艳的华服手持长龙在广场上翻腾跳跃气势恢宏紧接着高跷队伍闪亮登场演员们脚踩高高的跷杆身姿矫健,步伐稳健时而跳跃,时而旋转动作灵活且充满力
津云新闻讯:岁末回首,古文化街人潮熙攘,见证了这一年的蓬勃与繁荣。街旁店铺林立,传统小吃的香气与非遗技艺的精巧交织,吸引着八方来客。民俗活动轮番上演,从新春庙会的热闹欢腾到中秋诗会的雅韵悠扬,一次次点燃民众的参与热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北京地坛春节文化庙会:重点展现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邀请了东来顺、便宜坊等餐饮老字号,以及毛猴、兔儿爷等非遗手工艺品入驻,呈现一台逛庙会、赏民俗、看表演、品小吃的文化盛会。龙潭春节文化庙会:突出“传统古典”“体育现代”的文化特色,以京津冀特色为亮点。
元宵佳节,花灯如昼,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天后宫一带的庙会是天津百姓、外地游客每年元宵节不能不去的地方,民乐、杂技、花会、民间绝活表演同台献艺,一边看表演,一边在古文化街上寻找具有天津特色的泥人儿、糖画儿、风筝、剪纸等,顺便喝茶汤、吃糖堆儿,浓浓的天津味儿不仅让外地人着迷,更让天津人过瘾。
内容:其间举办“点亮古街·津夜无眠”“五一”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主街、戏楼附近开展多场系列民俗文化活动,在民俗文化博览园开展“春风有信·寻音古今”国潮文化活动,展示天津老字号本土品牌、手工艺展示互动、特色风味饮食小吃、音乐表演等,通过微信及相关网络平台评选“最哏都、最美味、最国潮、最情怀、最钟爱”系列商家。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街头巷尾飘荡欢快的旋律、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挂满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栩栩如生的剪纸;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神州大地,奏响新春序曲。
来源:人民日报“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新春将至,迎年、忙年的氛围越来越浓。街头巷尾飘荡欢快的旋律、挂起火红的灯笼;集市上,挂满摆满寓意吉祥的春联、栩栩如生的剪纸;返乡的游子脚步匆匆,奔赴团圆……神州大地,奏响新春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