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宇宙中隐藏着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在众多天体物理现象中,快速射电暴的奥秘一直吸引着科学家的目光。作为宇宙在射电波段最剧烈的爆发,快速射电暴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释放的能量足够驱动人类社会万亿年。
在过去的一年,利用清华大学—马化腾巡天望远镜,王晓锋团队在观测到的188个LAMOST天区中发现了超过3700个周期短于7.5小时的周期性变源候选体,该发现对理解恒星演化物理以及空间引力波源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湖北襄阳:宇宙主题烟花秀沉浸式感受“奇幻夜游”湖北襄阳:宇宙主题烟花秀沉浸式感受“奇幻夜游”湖北襄阳:宇宙主题烟花秀沉浸式感受“奇幻夜游”湖北襄阳:宇宙主题烟花秀沉浸式感受“奇幻夜游”连日来,在襄阳华侨城,一场场宇宙主题烟花秀“奇幻烟花光年”惊喜上演。
为期四周的“宇宙观察员之小小星空摄影师”系列活动在这个暑期落下帷幕!在本次活动中,学员们收获满满,不仅拓展了天文知识,对星空摄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活动中,学员们学到了什么?体验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拉索”记录“宇宙烟花”爆发全程;中国天眼看到“时空的涟漪”;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成功,科幻情节或将不再遥远;“九章三号”再度刷新“神机”世界纪录……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者!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0月31日电(记者 陆成宽)记者31日从中国科学院举办的成果发布会上获悉,爱因斯坦探针卫星发现一颗可能的新型暂现天体,该天体的光谱和时变特征与目前已知的天体类型均不完全一致。
8月15日,北京科学中心的科普教室,孩子们正在学习《肉食者的尖牙》。北京科学中心供图8月10日,北京天文馆“有星有戏 爱在七夕”传统文化科普专场活动现场。北京天文馆供图8月3日,中国科技馆举行“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培训”工作坊课程展示汇报活动。
国庆假期,在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一场《文物的时空漫游展》将静候观众,科技助力首都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上海博物馆等11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将文物“唤醒”。走进展厅,圆形序厅宛如时空中转站,观众在“日晷”前挥一挥手,就可以走进不同时空。墙壁上,浙江省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的玉三叉形器、上海博物馆藏大克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彩绘雁鱼铜灯等“代言人”亮相,尽情展示着不同时期对美的理解。由此开始,分出的五个“时空舱”,分别从“天人相合:神明与礼制”、“有典有章:理性与秩序”、“美善合一:匠心与技道”、“翰墨文心:风骨与气韵”、“文以化之:交流与融合”5个方面,用11个数字项目讲述有趣的文物知识。
“这只是棘鼻青岛龙,而且因为它正对我们的古动物馆大门口,所以也被称为是我们馆的迎宾龙,这只脖子最长的恐龙是马门溪龙,这两只打斗在一起的是单嵴龙和沱江龙,这4只都是来自中国的恐龙,这最后1只是加拿大送给我国的霸王龙,它属于暴龙科,1秒钟脖子就可以转动45度。
2024年暑假期间,北京女科技工作者协会联手9家巾帼科学传播服务基地,积极响应北京市妇联关于开展暑期关爱活动的号召,利用暑期时间并结合全国科普日活动契机,围绕自然、园林、动物、标本、生态、天文、书画等领域,开展了16项、近百场科学传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