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内最吸引人的自然是红井,小学语文课读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深深刻在记忆中:“瑞金城外有个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村子里没有井,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吃水不忘挖井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课本中的红色经典你是否记忆犹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教材插图是否让你历历在目?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赣州7月30日讯(记者 朱晓航)“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这里是毛泽东主席为群众开挖水井,红井的所在地。近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瑞金,在沙洲坝红井,重温这段红色记忆。络绎不绝的游客来到红井拍照。
时刻想念八路军,吃水不忘挖井人。1938年5月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三八五旅政治委员谢富治、旅长陈锡联率部和井陉县抗日县政府和桂干生独立支队移驻东尖山村开展抗日期间,东尖山村仅有的6水古泉水井已不能满足村民和战士们日常用水需求,一天陈锡联将军看见一个老乡山里的塘坝挑着着浑浊的水往家里走,就问:“老乡,这水挑来做什么用呀?”
走进沙洲坝,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红色故事的小镇。每一步都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激情与坚韧。红井的故事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就学过,现在都还会背的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瑞金城外有个小村子叫沙洲坝。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
陕西宝鸡,这是我国城市地名中,为数不多带“鸡”字的城市,为什么叫宝鸡呢?而今,宝鸡市是陕西省的地级市,地处关中西部,下辖4区8县,境内南、西、北三面环山,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说,水是生命之源,宝鸡境内的河流,主要分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其中,黄河水系河流,主要是以渭河为干流的渭河水系。
红井江西瑞金沙洲坝红井。中国革命何以能够从瑞金走到延安,再从延安走到西柏坡,最后走进北京城?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为何能够由小到大、从弱变强,经过28年浴血奋战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什么能够历经曲折苦难辉煌,从胜利不断走向新的胜利?
人民网瑞金7月20日电(记者秦海峰、实习生杨凡)瑞金这片孕育了共和国摇篮的土地上,每一寸土都浸润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与信念。7月19日,“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调研团来到瑞金,走进被誉为“中央红军长征第一山”的云石山,探访镌刻在历史长河中的红色印记。
中新网南昌10月9日电 (记者 李韵涵)通宵等待观看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在巨型红五星徽章前拍到“人生照片”、在江西瑞金回忆“吃水不忘挖井人”……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打卡”江西,红色景点也迎来了“青春浪潮”。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荆楚大地,容纳山水,孕育俊杰。目前,荆门市辖1县2县级市2区,还有漳河新区、屈家岭管理区两个功能区,全市共有水库568座,大中型水库35座,下面咱们主要说一说荆门市的六大水库,有的改名为湖,看看你去过吗?
中新网瑞金7月21日电 题: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这个夏天,与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赣南苏区的红色旅游热度。“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近日走进江西赣州瑞金市,采访调研团一行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红色故都 今朝“警色”更好看秋日的赣南,稻浪滚滚、果蔬飘香,一派丰收景象。从江西省瑞金市公安局向东南方走,很快便抵达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所在地。一栋黛瓦黄墙的房屋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前身。赣州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土地。
荔波县作为贵州旅游龙头县市,认真贯彻全省“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政策,助推了旅游经济的强劲复苏。4月29日,在黔南州旅游产业化推进会上, 荔波县正式宣布从今年5月1日起,荔波所有A级景区对黔南420万人民实行永久免门票政策,给全州人民送上实实在在的旅游“大礼包”,得到全州人民的称赞。
2024年赣州市“行走的思政课” 到哪上?今天,给大家介绍红色旧址推荐打卡点让我们一起去学习去探寻↓↓↓瑞金市沙洲坝、叶坪旧址群沙洲坝村位于瑞金市西北城郊。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课文,题目叫做《吃水不忘挖井人》,讲述的就是沙洲坝红井的故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吃水不忘挖井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课本中的红色经典你是否记忆犹新?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教材插图是否让你历历在目?
瑞金市红井景区,许多游客在参观“红井”,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人民网 朱海鹏摄瑞金市红井景区,许多游客在参观“红井”,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人民网 朱海鹏摄瑞金市红井景区,许多游客在参观“红井”,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