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相传,“年”(又称“夕”)是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恶兽,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屠杀。于是,人们利用年兽怕烟火、怕鞭炮声响、怕红色的三大弱点,慢慢形成了贴红色对联、放鞭炮、灯火通明来过年的传统。
年是什么?我们先看它的甲骨文:我把前面两个字形放大:再看看百度怎么解释: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年”字,甲骨文的“年”上禾下人,本意指谷物成熟。(于省吾所著《甲骨文字释林》中指出:“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这样的解释太肤浅。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礼仪形式1962年春节期间,在沈阳一养老院里,孩子们来给老人们拜年。老少欢聚一堂,观看孩子们表演的精彩节目。新华社发(于兆 摄)1999年正月初一,在山东某地农村,孩子们给家中老人拜年。
又快过年了。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过年最烦的是什么,“走亲戚”一定榜上有名。按理说,走亲戚,走的应该是感情。但有些时候,你不免心生怀疑,走的是形式主义。毕竟,这事儿怪就怪在,你和有的亲戚还不如和楼下保安熟,起码保安还认识你,在你每次刷门禁卡进小区时,会朝你说一句“回来了!
荆州新闻网评论(特约评论员 山栀子)2025春节到来之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国年”文化在世界传播,当全世界共享“中国年”庆典,中国年何以惊艳世界,与众不同?中国年是什么?年是一种沉淀的“味道”。
年,过年,过大年,是咱们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数千年来,逐渐形成了在过年期间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众多民俗活动。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重要活动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礼仪形式1962年春节期间,在沈阳一养老院里,孩子们来给老人们拜年。老少欢聚一堂,观看孩子们表演的精彩节目。新华社发(于兆 摄)1999年正月初一,在山东某地农村,孩子们给家中老人拜年。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民众常喜欢把春节直接称为“过年”,那到底什么是“年”呢?“年”字甲骨文字形表示的是“人负禾”;金文和小篆则为“千禾”——这里的“千”就是“迁移”的“迁”的本字,字形意为“转运丰收后的禾”。两种字形其本质都是在传达“谷物成熟”“农业丰收”这样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