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迎来了众多游客。晴隆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被称为“中国抗战生命线”,为我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景区内的二十四道拐,以其蜿蜒曲折、气势恢宏的公路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中国黔西南讯 (特约记者 杨 浩 通讯员 黄丙凤 龙耀宇) 暑期以来,晴隆二十四道拐凉爽宜人的气候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消暑避夏,感受大自然的凉爽,体验抗战文化。晴隆县平均海拔1300米,属低纬度、中海拔气候,年平均气温17℃,夏季平均气温21℃,森林植被覆盖率50.2%。
这不就是飞旋在崇山峻岭里的一条龙吗?站在“二十四道拐展览馆”顶上的瞭望塔的最高处,俯视“二十四道拐”,我不由暗自惊叹。真的,它真的就像一条龙,在高山峡谷里,依顺山势,呈弯道,左弯右绕,弯弯绕绕,蜿蜒盘旋,盘旋出二十四个弧形拐弯。
日前,记者来到著名的晴隆二十四道拐景区。登上观景台,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巍峨壮丽的二十四道拐宛如一条巨龙,蜿蜒曲折、依山而上,静静地镶嵌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之中。然而,在这份平静与美好的背后,80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壮烈景象。
人民网晴隆12月18日电 12月17日,由贵州省体育局主办,黔西南州文化体育广电旅游局、晴隆县人民政府、贵州省汽车摩托车自行车运动协会承办的,2022“激情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爬坡赛暨2022贵州中老年人自驾游活动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二十四道拐景区举行,200余名选手参与角逐。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境内,有一段著名的抗战公路——“二十四道拐”。“二十四道拐”因沿途有24处连续弯道而得名。抗战时期,无数军车经此翻越崇山峻岭,将援华物资运往抗战前线。如今,“二十四道拐”仍在通行,见证着我国滇黔桂石漠化区的成功脱贫。
(配本社同题文字稿)3月29日,贵州省晴隆县腾龙街道村民在采摘食用菌。 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这是3月29日在贵州省晴隆县腾龙岭食用菌菌棒厂拍摄的食用菌。 新华社记者 崔晓强 摄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夜景(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