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由上海市商务委主办的“留‘洋’在上海 送‘福’过春节”活动在上海锦江小礼堂举行。跨国公司、商协会和驻沪领馆在沪外籍人士及家属欢聚一堂、共贺新春。活动现场。本文图均为 上海市商务委 供图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推荐“新春消费菜单”。
热闹的中国春节在网络上圈粉许多外国游客,去外滩游览,在网络上分享上海的旅游心得更是这些外国游客们“蹭流量”的首选。2025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二,晴好的天气让中外游客踏上外滩步道欣赏浦江两岸美景。“我们也有‘春节假’,趁机来上海‘蹭’个流量。
来源:新华社 贴春联、写福字、逛灯会、品美食……大年初一的上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人们不经意地发现,现在“过大年”已经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吸引了全球目光。不仅海外兴起“春节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过春节。
潮新闻 见习记者 吴柯沁 记者 黄彦 通讯员 吴丽丽 舒旭影23日,来自意大利、法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40余名国际友人齐聚青田县方山乡,浙江侨乡中国年(青田)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冬日暖阳下,锣鼓声声中,浓郁的年味和文化味扑面而来。
白俄罗斯姑娘苏小小(Ekaterina Kaligaeva)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系,在北京已生活多年。今年是她在中国度过的第四个春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她第一次来到唐山逛南湖春节灯会。“现场太震撼了!没想到规模这么大,这么热闹! ”苏小小感叹。
“反向新热潮”系列报道反向春运新潮涌,热门目的地属广东;反向文旅避喧嚣,到广东乡村寻年味;反向海淘热浪高,跨境电商机遇多;港人北上消费热,大湾区里买买买;全球圈粉花样多,老外在粤过春节……这股“反向流动”,正孕育着经济新生态,绽放消费新生机。
国家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中国春节申遗成功“China Travel”爆红海外中国高铁,老外怎么看?中国春节,老外怎么过?走,我们到高铁站↓↓听听他们怎么说↓↓1月17日,在广州南站,一位外籍旅客说,在中国旅居了5个月,这是她第一次搭乘中国高铁。
中新社福州1月28日电 题:外国人在福州过中国春节 于非遗里寻“福”作者 叶秋云“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它充满了魅力和深厚的底蕴。”1月28日农历除夕,来自菲律宾的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学生郭信芳认真细心地剪着窗花,一剪一折,一朵红花跃然而出。
临近春节,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北城街道三官庙村,来自加纳、牙买加等国家的外国友人与当地村民欢聚一堂,舞龙、打腰鼓、写福字、包饺子、插花,在“沉浸式”年俗体验中,感受着“中国年味”。外国友人体验舞龙外国友人体验扭秧歌当天上午9点,随着“洋客人”的到来,这座小村子洋溢着欢庆的喜悦。
荣昌区夏布小镇,小孟和朋友们按照春节“穿新衣”的传统习俗穿上了汉服,一起逛古镇。记者 崔力 摄随着中国农历新年的钟声敲响,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俄罗斯留学生小孟迎来了她在中国重庆度过的第三个春节。荣昌区夏布小镇,小孟按照春节“摸福字”的传统习俗在小镇里摸福、祈福。
(记者王永前 狄春 有之炘)贴春联、写福字、逛灯会、品美食……大年初一的上海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人们不经意地发现,现在“过大年”已经不仅是中国人的事,还吸引了全球目光。不仅海外兴起“春节热”,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过春节。来上海去哪里打卡?不少人的首选是外滩。
1月29日,外籍游客来到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体验精彩中国年。韦 旋摄(人民视觉)这两天,广东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逛灯会、看大戏、学剪纸、写书法……来自巴西的两名大学生路易莎和辛迪娅初次体验“中国年”,玩得不亦乐乎。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南昌1月23日电 (卢梦梦 胡琦)“像这样,先把肉馅放中间,然后慢慢捏边……”23日,中国南方小年,在江西省南昌市,来自俄罗斯、马达加斯加等地的外国留学生们来到南昌县金湖管理处玉岸社区体验中国传统年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