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分钱的糖块、花皮球5毛钱、1个笔记本1毛钱”,这里供应着各种生活物资和农副产品,它被人们称为建国后到21世纪初的“解忧杂货铺”,好多90后可能很少听说这个词汇,在80年代这里的售货员可以说是端上了“金饭碗”,被称为“解忧杂货铺”的供销社从盛极一时到淡出人们视野,最近的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A股市场涌现出一批与供销社概念相关个股的涨停潮,一年销售超6万亿,你能猜到现在的供销社究竟卖的啥?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山有木兮木有摯文|山有木兮木有摯“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三种职业,可比公务员吃香!”从爆炸头迪斯科,到大波浪酒吧摇晃,可以说每个年年代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时尚。
导读:七八十年代“吃香”工作,曾一人上班全家脸上有光,如今无人问津。世界发展迅速,七八十年代,曾经一度被人羡慕,一人上班全家脸上有光的“铁饭碗”的工作,随着时代的变革,而悄悄的发生了改变,曾经很吃香,让人羡慕不已的工作,现在已经被淘汰。
朋友,还记得七八十年代的八大员吗?售货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炊事员、服务员、售票员,这是当时最吃香的工作,稳定、待遇好、人人仰慕,标准的铁饭碗啊!一家有一人,全家都幸福。本人出生于1968年,正是八大员如日中天的时候。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贾玲为了帮妈妈买到电视机,费尽心思讨好售货员的场景,或许是很多人对那个年代的共同记忆,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供销社是商品流通的主要渠道,而售货员则是掌握着“稀缺资源”的“掌柜”,他们的一颦一笑,都关系着顾客能否买到心仪的商品,拥有一份售货员的工作,不仅意味着稳定的收入,更代表着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
7 8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市场经济远没有如今发达,年轻人的工作大多还是以务农为主,能吃上“国家粮”的人少之又少。那时候有几个职业堪称当时的“金饭碗”,只要谁找到了这份职业,那一定是家族中的荣耀人物。“金饭碗”职业一:司机现在随着车辆的增加,大部分人都是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