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中国传统新年,芬兰努尔米宁物流公司中国首代杨杰依旧在位于上海浦东张江的芬华创新中心里忙碌着。国铁总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实现增长,全年开行1.5万列、同比增长22%,发送146万标箱、同比增长29%,为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俄罗斯在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在各个领域围堵俄罗斯,各大集装箱班轮船公司也开始暂停到俄罗斯的集装箱班轮服务,目前地中海、马士基、海洋联、阳明、现代等班轮公司陆续发出通知,暂停到俄罗斯的班轮服务。
原标题:地缘冲突持续,中欧班列破阻前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5万列,运送货物超455万标箱,货值达2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3个国家180个城市,为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以来,逆疫驰骋的中欧班列在空运、海运因疫情频繁受挫的情况下,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一匹黑马。然而,临近年末,中欧班列却频频遭遇“甜蜜的烦恼”。“中国与哈萨克斯坦边境口岸的汽车与火车都乱成一锅粥了。”近日,一位货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司机已经准备在口岸过新年了。
眼看各国纷纷同中方签下大单,被堵在门外两年的立陶宛也坐不住了,主动找上门来求和解。据中欧班列执勤人员表示,随着订单的增加中欧班列的规模越来越大了,如今一天最多可通50多列,比2013年刚开通时增长了10倍。
昨日,国铁再发口岸停装令,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中欧班列也没能幸免。具体来说,因口岸站严重积压,国铁集团保供办公室会议决定:自10月25日18点起至11月1日18点止,全路各站装到阿拉山口出口货物,除国铁集团确定的重点物资外一律停装;
疫情下的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货物运量不断刷新纪录,但与此同时,中欧班列也面临集装箱紧缺的烦恼。专家指出,“一箱难求”是中欧班列迅速发展成果的体现,凸显企业对中欧班列的信任,折射国外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旺盛需求。
第一财经记者从外贸运输行业了解的信息显示:整体来说,我国境内与欧洲方向的海陆运输通道所受影响并无外界担心的那么显著,一方面是战前已经进行了运行调整,比如通往乌克兰的通道早在开战前就停运,另一方面,一些运行在中欧海陆通道上的班次在开战后采取了绕道、转港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