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太宗的帝王都是得位不正的吗?首先这个得位不正,指的是原本不是上一任皇帝指定的接班人,是后来通过“玄武门之变”、“靖难之役”或者群臣拥立等一些特殊手段,从而继承皇位的。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叫非正常继位!
前两期文章和视频淮下书生系统梳理了,整个中华文化圈历史上,所有庙号为太宗的君主。我们拿朱棣举例,朱棣奋斗一辈子,开疆拓土,文治武功,他儿子给他上庙号太宗,难道是为了告诉别人,来啊,瞧一瞧看一看,咱们家是造反来的,是小宗入大宗,可能这样吗?
翻看中国的历史,发现一个奇怪而有趣的现象,就是历朝历代的太宗皇帝连衽成帷,不胜枚举,如商太宗太甲,汉太宗刘恒,吴太宗孙休,晋太宗司马昱,成汉太宗李雄,前秦太宗苻登,北魏太宗拓跋嗣,刘宋太宗刘彧,南梁太宗萧纲,唐太宗李世民,闽太宗王延钧,辽太宗耶律德光,宋太宗赵光义,西夏太宗李德明,金太宗完颜晟,元太宗窝阔台,明太宗朱棣,清太宗皇太极等等,都不是按儒家礼法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而继位的,大部分是各朝的第二任皇帝,基本得位不正,很多是篡位而得,像比较有名的唐、宋、明三朝的太宗更为人们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