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红红火火过大年,这一天通常人们起的都很早,尤其是家里的主妇,要尽可能的提前做饭,毕竟吃过新年的第一顿饺子还要出去给长辈拜年,如果人家都开始拜年了,你才吃饭,不但自己感觉到很尴尬,也会让人家说你不勤快,毕竟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希望有一个好彩头,所以起床早是应该的。
【来源:百姓关注】大年初一迎好运新年伊始 喜乐安宁!今天是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也被称为“三元”而今天的贵州人也是早早就起床开始为新年的第一天做准备在新年的第一天贵州人都有哪些特别的过年习俗呢?
今天老妈特别嘱咐我们,在大年初一早上一定要早点起床,不要睡懒觉,起床后不要立即去洗漱,而是要去厨房抓上一把盐放在手心里搓,就连指甲缝都要搓到,然后打开水龙头放最小水流,把沾盐的手放水龙头下面边搓边洗,直到手上的食盐全部溶化。老妈说,盐在老一辈人眼里,被视为化解不顺的利器。
初一早上,不同地区和家庭可能有不同的习俗,但普遍认为做一些与吉祥、祈福相关的事情最为吉祥。例如,放开门炮以驱赶邪佞避灾、迎接好运,或者祭拜祖先以表达敬意并祈求保佑,这些都是很吉祥的做法。另外,向长辈拜年,说吉祥话,也能增进家庭和睦,带来新年的好运。
1月1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除了带3个“1”外,还是腊月初一,从这一天开始,将正式进入腊月,也迎来了龙年春节的倒计时。按照老传统,腊月到来后,人们就该为过大年做准备了,除了要打扫房子、采办年货外,还要将这一年没做完的事情加速完成,给旧年收个好尾。
编者按:春节的夜晚,卸去一整年的忙碌与疲惫,一家人围炉煮茶、闲话家长里短,听听爸妈的唠叨,体味团聚的温馨,感受辞旧迎新的光阴流转以及我们与家乡的连接。澎湃评论部夜读特别策划《春节的8个晚上》,记录万家灯火的中国年。写春节,我以为自己是最能洋洋洒洒、无法停笔的那部分人。
我们毛南族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要平等对待,这就形成了民族最朴实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然而生活在这里的壮族、苗族、瑶族、毛南族、仫佬族等各族乡亲们,凭借着智慧和勤劳,靠山吃山,竟然与石头和谐共处,代代生生不息。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唐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一年,人类生命的长段;万里,红尘世界的远端。在这苍茫时空境域里,有多少聚散与悲喜,多少希望与落寞,谁来给出能令人心通透的答案呢?这就是中国人“过年”的意蕴吧。华夏的美学,就像唐人五律的标格,取法自然的宏丽与精微,确切与绵渺。
一口乡音话祝福。江苏十三市的精彩咱们展开说说!绵延千年的年俗文化,绽放舌尖的风味美食、人听人喜的新春祝福、山川河海的旖旎风光……年味扑面而来。2月2日起,央广网江苏频道推出“有声有色过龙年”江苏十三市“年味海报”。各地市民纷纷用乡音送上新春祝福,一起来感受“声音里的年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