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县志》记载:“初二晚上鸡叫送年,再度放鞭炮、吃水饺。”年味是中国人复杂感情的融合与交织,略显琐碎的仪式里传递着脉脉温情。每一个节气或者歌谣都体现了先辈的智慧,年俗同样如此。半岛新闻客户端新春策划《动话宏兔》,将为您揭秘春节年俗和兔子相关的那些事,敬请持续关注。
成书于1928年的《胶澳志》里说:元旦五更,设燎祭五祀、先祖,食水饺,黎明亲友交拜,三日不扫舍。另据《即墨县志》记载: “除夕易门神、桃符、春联。陈设五祀、先祖、神位,日迎神。卑幼拜尊长曰辞岁。夜食枣栗曰守岁。”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呀……今天是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子“回娘家”的日子这一天要与丈夫同行又称之为“迎婿日”或者“姑爷节”除了回娘家南北各地风俗也大不相同跟随吉祥兔的脚步一起看看都有些啥讲究吧点击图片GOGOGO↓↓↓·大众报业·半岛新闻出品编辑/李雪梅设计/张君竹
不知不觉间,岁月的脚步又往新年挪动了几脚,再有不到一个月就是虎年春节了。进入农历腊月后,再过几天就又会进入到“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炖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文学大家梁实秋在《忆青岛》中如是评价山东青岛。背依崂山,面向黄海,位于山东半岛南端的海滨城市青岛,拥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
编者按年味是中国人复杂感情的融合与交织,略显琐碎的仪式里传递着脉脉温情。每一个节气或者歌谣都体现了先辈的智慧,年俗同样如此。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半岛新闻客户端推出春节特别策划《手绘动漫·青岛年》,将为您揭秘春节年俗那些事,敬请持续关注。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周氏花饽饽”新年花馍出炉 工坊 供图“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山东青岛素有过年蒸花馍的习俗,寓意着来年发大财、日子过得蒸蒸日上。每逢春节临近,青岛几家花馍店都开始赶制花馍,作为青岛年货,供应节日市场。
随着腊月的到来,青岛城阳区夏庄街道山色峪花样馒头坊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每天晚上十一二点,工坊内依旧灯火通明,即便如此,馒头依然供不应求。1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山色峪花样馒头坊,浓浓的面香味扑鼻而来,刚出锅的各种造型的花饽饽让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