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六祖慧能的成名偈语,也正是这条偈语让五祖看到慧能是可造之材,最终决定将禅宗衣钵传授与他。然而这代表着荣誉的衣钵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反对派的一路追杀。他不得不跑回家乡,隐居于岭南,才避免了杀身之祸。
国恩寺,又名龙山寺,坐落于云浮市新兴县龙山,由六祖惠能建造,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依山而建的国恩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其山门“第一地”牌坊及天王殿、大雄宝殿、六祖殿三座主体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时隔8个多月,国恩寺终终终于开放了。今天是开放首日,来看看现场情况。受疫情影响,为保证广大信众游客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恩寺从1月24日起对外暂停开放,时隔8个多月,于10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开放初期将对来访人员进行限流,每日不超过200人次,游客需提前在粤省事进行预约登记,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有序进入寺内。
广东省云浮市的新兴县是禅宗大师六祖慧能的家乡和出生地,据史实记载,六祖慧能,唐新州人,24岁时闻《金刚经》开悟,于是辞母北上湖北黄梅谒五祖弘忍,以一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国恩寺位于广东省新兴县,始建于唐代高宗弘道元年683年。它与六祖惠能祝发道场广州光孝寺,毕生弘法道场曲江曹溪南华寺鼎足而立,并称六祖三大祖庭。国恩寺因为既是六祖肉身菩萨的故居,又是六祖弘法、示寂以及辑录 六祖"法宝坛经"的圣地而名扬海内外。
主要有两大意见:一是认为国恩寺始建于唐高宗弘道元年。《龙山国恩寺志》云:“唐高宗弘道元年惠能大师在南华寺命门徒回新州龙山将他的故居建‘报恩寺’,迄唐中宗神龙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中宗敕赐改寺额为‘国恩寺’”。
[原标题:国恩寺“六祖报恩塔”]新兴县国恩寺“报恩塔”始建于公元712年,该塔的命名是按六祖的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国恩、众生恩之意,取名报恩塔。历经1300多年,曾两次被夷为平地,现在的报恩塔是1989年重修的,距原塔约8米,属第三次修建,八角七层,高28.
初夏五月天,记者来到新兴国恩寺,但见蓝天白云,凉风吹拂,树影婆娑,铃铛摇曳,流水潺潺、锦鲤戏水....这样的环境实在是让人心旷神怡,顿时让浮躁的心得到宽慰。新兴国恩寺为岭南第一圣域,素有“南宗福地,东粤名山”之誉,也是夏日避暑的清凉胜地。
地处明清古汀州地理中心的四保峒间,至少有1300多年人类历史,在福建社会经济等发展大背景下,随着中原汉人迁入,这片热土也是客家民系形成、繁衍和迁徒的载体,主客关系从接触、摩擦、冲突到融合,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客家文化产生了大量裂变历程,形成了四保峒间独特的历史烙印和人文特征。
“六祖诞祈福曾保留数百年,如今重现这一传统习俗,实在让人心情激动。”75岁潘大赐感叹。近日(农历二月初八),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西樵村头村举办“六祖诞”祈福法会,吸引上千村民参与。 当天上午9时许,近千村民身披黄色祈福带,在新兴国恩寺心印大师的引领下,祈祷祝福。
六祖庙位于云浮市新兴县龙山镇,当地人叫国恩寺,他是六祖慧能家乡之地,也是六祖的隐居之地。与之不远,就是藏佛坑,传说是六祖的得道成佛之地,在那里六祖坐化,得到升天。在龙山镇,还有六祖故居,即六祖出生之地。想游览的朋友一天几乎可以将这三地看完。
顾名思义,水松是生长在水边的松树,民间也称为水莲、水帝松、水杉松、水机等。生物学特性水松是半常绿乔木,高达25米,基径达60~120厘米:生于潮湿沼泽地的树干基部常膨大成柱槽状,柱槽高70~80厘米,并有伸出土面或水面的膝状呼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