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门嘴,是一个在百万分之一的全国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的地方。2023年岁末,刚刚参加完在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举办的校友书画展,以捐赠闻一多篆刻印章的方式表达了对于母校的爱意,又考察了试图作为他藏品归属地的武大万林艺术博物馆以后,章先生显然还处于激动与亢奋之中。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作者在这样纷扰中寻出一点空闲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到了只剩下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文章拉家常一般娓娓道来,那种生活气息,那种似曾经历过的家长里短,浸润在每一个汉字中,我不想深究事件的来龙去脉,我甚至不关注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只想一直读下去,遗憾的是,还是迎来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撰写的回忆性散文的结集,共十篇。《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一共收录了鲁迅十篇散文,分别为《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大家都还有印象吗?
上学时读《朝花夕拾》,满篇文白参半的文字,读不下去,也读不懂。再读《朝花夕拾》,带着“走近”鲁迅的目的,以不一样的视角,去窥视他的童年和少年生活,去体味他字里行间藏匿的深情,随他在颠沛流离的光景里走一遭,再回首,仿佛看见那个留着一字胡,头发直直向上竖着,冷峻面无表情的中年男子也和你一样在远端看着那个调皮的、充满好奇心的、无忧无虑的孩子,只不过这时,你也许可以从他那坚定深邃的目光中,捕捉到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但转而,又是悲凉。
说起鲁迅先生,很多人可能会有点儿头疼,因为他的文章对于学生时代的我们来说,那可是拦路虎一般的存在。不幸的是,10年后,鲁迅先生便去世了,这本《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在步入人生的中晚年之际,回望自己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作品,记述了他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