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式褂子,手托一把紫砂壶,脚踩一双黑色布鞋,眼前的陈佩斯,和观众深刻印象中那个吃面条的“陈小二”,已经有了快30年的“代沟”,除了发型没变。观众最近看到久未谋面的陈佩斯,是在综艺节目《金牌喜剧班》上。
有些人,注定是为喜剧而生的。比如——陈佩斯。1984年,第2年筹办春晚的导演黄一鹤面临着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春晚到底让不让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条》上?因为,对于这个节目的看法,上级主管部门与他之间的意见产生了分歧。
又是一年春来到,还有一个来月就又可以看(喷)春晚了,激不激动,刺不刺激?不知道2023年的《初见照相馆》各位可还记得?现在的春晚基本可以分成三批人,挤破头也要参加的流量明星,定点等看爱豆节目的明星粉丝,制作春晚的工作人员。好像跟我们老百姓没什么关系了。
他手里端着不锈钢水杯,坐在窗户边的椅子上,阳光刚好落到他的左肩上。2017年夏天的一个早上,63岁的陈佩斯5点多起床,6点吃完早餐,经过“太太审查”后,他穿着一件浅粉色的衬衣出门了,手里握着一支牙膏和牙刷迈进排练厅。
前言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相比于靠流量大火的娱乐明星,真正让人敬佩的是那些老一代的人民艺术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横霸春晚舞台的演员陈佩斯在70岁高龄时再度露面出演话剧,舞台上的他激情满满,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名场面。
现在演艺圈张嘴就是大师,闭嘴就是老戏骨。或者著名某某家。文化水平低还能自封教授。脸红!最佩服两个人,陈佩斯老师,郭德纲老师。这两个人完美解释了,艺术用心去表演,才能有更多的观众。所有艺术家拼到最后就是拼文化!
以前看春晚主要是为了看春晚小品,一家人被小品逗的哈哈大笑,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不看春晚了,归根到底是因为真正演小品的艺术家都把自己给“封杀”了。现在的小品不新鲜,没有好的包袱,大部分都是喜头悲尾,失去了小品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