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三年(1428年),朱瞻基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宣布放弃直接统治交趾,给予它独立的地位,仅保持藩属国的关系。交趾就是安南,都是对古代越南的称呼。秦朝时秦始皇派赵佗率大军远征,征服百越后,将其纳入秦朝统治。到五代十国,安南又脱离中原统治,成为独立王国。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所建立起来的明帝国,取代了曾经元帝国在中原的地位。在稳定内政之后,明廷开始着手准备外交事务,尝试在元代朝贡体系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朝贡体系。安南国作为元帝国曾经的藩属国,于蒙古人败退之际便倒向了明廷一方,进而向明皇称臣。
暹罗就是我国古时候对泰国的称谓,明时,中泰关系友好。明与泰关系的发展,不仅是明代中国海外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泰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本文主要对明代与泰交往情况进行梳理,并对其中所反映的明代国家形象问题进行了探讨。明时与泰柬交往概况在中泰两国交往历史上,最早的是元朝时期。
从洪武元年至弘治十年,大明王朝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在这一百多年里,明代的各项典章制度日趋完备,《宪纲》《诸司职掌》《皇明祖训》等相继颁布,但这些典章还不够完善,明政府亟需一部完备的典章制度来服务于其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