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现身香港,出席2024届香港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授予仪式结束后,在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的对话中,黄仁勋指出,未来有三种机器人有望实现大规模生产,而且几乎仅限于这三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型的机器人都很难实现大规模量产。
来源:环球时报 美国彭博社5月14日文章,原题:未来的机器人用两条腿走路大多数人都见过人形机器人,好莱坞的人形机器人已在电影中出现了几十年。现在,互联网上有一些真正的双足机器人视频,毋论马斯克的擎天柱,遑论波士顿动力公司的机器人。
【黄仁勋:未来2-3年 人形机器人技术将有明显突破】《科创板日报》17日讯,黄仁勋日前受访时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将像汽车般普及,预估100年后人形机器人将无所不在,也会是产量最大的机器系统;而未来2到3年,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将有明显突破。
去年年底,港交所迎来了一家特殊的企业,这家企业的上市敲锣仪式是由一台机器人来完成的,它就是“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优必选的上市让业界看到了这一细分行业的风口。如今,人形机器人发展已取得哪些新突破?将来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我们要如何与之相处?
人形机器人井喷前夜去年10月,工信部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对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给出很高的预期,称其“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人形机器人正在经历从落地到量产的跨越。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赴芜湖特派记者 冷舒眉 环球时报记者 刘扬】打太极,像小狗狗一样撒娇,丝滑地颠乒乓球,精准画图……5月30日,2024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机器人高峰论坛暨第十届恰佩克颁奖仪式(以下简称“论坛”)在安徽芜湖开幕。
参考消息网1月8日报道 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024年12月6日报道,科技企业格洛班特公司最近发布报告揭示了有哪些技术趋势将标志着2025年和人类的未来,其中包括自主机器人将发挥的作用。它们将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提高技能,对工业、服务和娱乐等领域产生影响。
央视网消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指出: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什么是“未来产业”呢?它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2024年被称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