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是走亲访友的高峰期,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迎接客人,或者出门拜访,要是走亲戚的方式不对,说不定会错过一些好运气。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过年是一年中最重要、最吉祥的时刻,走亲戚不仅是为了增进亲情和友情,更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里万事顺利、平安幸福。
今天是大年初二,按照几千年传统习俗,民间就开始串亲戚了。我的发小郝文革,上世纪八十年代结婚,第一年走亲戚,刚进屋还没坐稳,就被闻讯而来的一群小年轻逮住了,要让新女婿集资买烟花,文革看凶神恶煞般的小年轻,只好乖乖交钱,那个年代大部分人都穷,风俗还乱,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拦路抢劫,流氓强奸家常便饭。
大年初二,人们开启走亲戚拜年、逛景区的花样春节模式。今天是1月23日,大年初二,渝北区麻柳沱镇迎来新年的第一个赶场日。并不宽敞的街上,熙熙攘攘挤满了人,做生意的早早开了门,街边卖蔬菜的、卖家禽的商贩早早摆了摊,逛街买东西的人也赶了个早集。
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而且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被称为“正月不空房”。
正月初二,有回娘家或走亲眷的年俗。回娘家,说的是嫁出去的女儿们那天要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在老上海,大年初二也是“跑亲眷朋友”的开始,总要拎点礼物以表敬意。朝马路上望去,来来往往都是提着各色礼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