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不是纪实小说,也不是报告文学,更不是自传,却具有显而易见的自传体性质!如此一来,《红楼梦》隐写的就是曹家事,曹雪芹就是曹家人,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都是有原型的!关于这一点,红学老前辈和资深红学爱好者都是认可的。
《红楼梦》以“真事隐、假语存”为特点,它究竟暗中影射些什么?几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曹雪芹作书虽然狡猾,却也本着做人老实的根本,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突出全书主旨。女娲补天的神话开篇,绝非只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神话浪漫色彩。
今天再次重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遇到了一个以前一直没有重视的老问题,觉得很有必要认真解读一下,这就是书中“姑苏”一词的指向问题。遍查网上资料,“姑苏”一词只有一种解释:苏州的古称之一,现为苏州的一个区。姑苏历史悠久,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雯周昆是个奇人。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是在部门的一次周例会上,同事说,他在杭州东山弄开着一家面馆,是一位非常牛的《红楼梦》研究者。面馆老板研究《红楼梦》?这种扑面而来的反差感让人好奇,毕竟,日常生活中,面馆老板与“红楼梦”这两个词并置的机会不多。
在《荣国府玉字辈五个人物的原型分别是谁?》的文章里,从贾琮这个看似可有可无的人物入手,以贾琏作为贾赦的长子却被称为“琏二爷”这个奇特现象为突破口,提出了“荣国府玉字辈五个人物的原型就是曹寅五个子侄”的观点,但因篇幅所限没有详细论述,今天就补上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