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春节临近,烟花爆竹“禁”与“放”这个老生常谈话题,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多家媒体再度发声讨论烟花爆竹的“禁”与“放”。00:361月15日,央视新闻微信视频号发布了主持人白岩松的一条短评视频。
新春临近,关于是否应该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讨论频繁。到底是保护空气质量重要,还是人间烟火气和节日氛围重要,抑或二者兼得?在与烟花爆竹阔别经年后,中国人的心中似乎有了答案。“年味儿”所代表的文化传统与当下的安全环保问题之间,我们应该有足够的智慧来寻得平衡。
除夕后大年初一的夜晚,南京中华门附近上空升起了烟花,这是民间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哪怕违反所谓的法规。这说明法规本身有违传统文化民俗!年是怪兽害人,为了驱邪避毒,人们燃放烟花爆竹,有民俗意义,也有科学道理。
中新网香港12月29日电 题:香港烟花世家传人毛伟诚:用烟花为观众谱写“乐章”中新网记者 刘大炜“嘭!嘭!嘭!”今年国庆节夜晚,在音乐衬托下,一朵朵烟花在香港维多利亚港上空绽放,照亮了两岸的高楼大厦,成了香港最夺目耀眼的景色。维港两岸,挤满了前来欣赏绚丽“烟花乐章”的人群。
烟花又名烟火、焰火、礼花等,由火药中掺入适当的药剂制成,燃烧时可产生声、光、色等效果。南宋文人周密所撰《武林旧事》卷二所载“宫漏既深,始宣放烟火百余架……效宣和盛际”,可反映我国至少在北宋宣和年间就有烟花了。
@文-思言上元,年的最后一站。春节的热闹在返工的旅程中拉开距离,元宵节则将这份感情重新从记忆中拉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流传千古的诗词中,藏着人们对元宵节这一年节句号的深刻印象,也带出了“烟花”这一节日的传统符号。向往是从正常生活的回归开始的。
来源:【山水洲城记】离除夕还有些时日,浏阳花炮就已成功吸引长沙人的注意力。2月4日,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进行了一场烟花秀彩排,北辰三角洲上空漫天飞舞的烟花,提前将春节的欢乐传遍全城。“火树银花辞旧岁,流光溢彩迎新年。”在长沙大地,人们总习惯用浏阳花炮来开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