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全面开展,1月16日,江西省公安厅牵头组织召开全省城市烟花爆竹禁放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全省专项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全省城市烟花爆竹禁放专项行动作了具体部署。
在每一个新年,人们总要贴对联、放鞭炮、穿新衣。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些习俗是怎么流传下来的呢?要是说起过年放鞭炮的传统,大概能追溯到太古时期了,“年”这个字早在甲骨文就已经出现了。在《甲骨文字释林》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年乃就一切谷类全年的成熟而言。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江西各地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春节风俗,相传至今。各地的春节风俗文化都有哪些特别之处呢?【采茶灯戏——南昌】新春之际,南昌各地会举办采茶灯戏演出,相传清朝光绪年间,南昌采茶戏起班,在宋、明、清三代,江西均有名茶列为贡品,民间都为繁荣的茶事而载歌载舞。
本报讯 (江西日报记者陈璋)1月21日,记者了解到,为降低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维护群众身体健康,经省政府同意,省环保厅、工商局、安监局、公安厅、气象局等联合发布《关于做好我省2016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函》,要求各地落实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
文:喻 彬过春节放鞭炮,最初是汉族的传统习俗,只是后来国家统一多民族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虽然都有各自的语言、文字、民族习俗。但大多数都把春节作为重大节日来庆祝,放鞭炮这个习俗和汉族一样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多数人并只知道“放鞭炮”的最初涵义。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记者 郑 斌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烟花爆竹禁与限的呼声又再度响起。2月4日,省委宣传部、省环保厅、省工商局、省安监局、省公安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江西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的函》,提出今年春节期间,江西实施烟花爆竹禁限放。
在江西,除夕这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晚上吃了年夜饭之后,长辈是要给晚辈发压岁钱滴,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然后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点灯熬夜达旦不眠,称为 " 守岁 " 或 " 熬年 ",所以,小伙伴们今晚要做好一夜不睡的准备哦。
本网讯 记者漆思忞报道: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由来已久,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雾霾给大家带来的阴影越来越大,而烟花爆竹也是造成雾霾的一大污染源。那么,面对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烟花爆竹到底该不该放呢?记者就此做了一番调查。
中国环境报江西省省长易炼红今日在省《政府工作报告》任务落实部署会上,专门强调了全省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巡查防控力度,严厉惩处非法销售和燃放行为,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绿色环保的春节。
过年放鞭炮的来历民间的一种说法: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门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