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年三十的钟声即将敲响,一场跨越千年的传统仪式正在悄然上演。人们怀着虔诚与期待,迎接一位特殊的“贵客”——灶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习俗,它承载着无数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串联起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情感记忆。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充满神秘色彩的接灶神仪式,探寻它背后的故事。
农历腊月二十三或者腊月二十四分别是咱们国家不同地区信奉的小年夜,也是信奉尊崇灶神的人们分别选择祭灶的日子。祭灶仪式结束之后,灶神就要在腊月二十四的晚上骑马上天,向天皇奏报他一年内查勘记录的民间善恶了。祭灶是民间传统,接灶神同样也是。
驻马店有“过了腊月二十三,天天都过年”说法,之后直到春节,根据《驻马店地区志》收录的过年民谣,大体是这样的:“二十三点灶蜡,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贴花门儿。”
灶神作为“九天东厨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既有主管人间饮食制作的权力,又有监察人间善恶,掌握每家寿夭祸福的职能,所以灶王是一家之主,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夜我们会燃放烟花爆竹,焚烧香蜡纸烛恭送灶王上达天庭向玉皇大帝述职。
2017年1月31日 大年初四接灶神,迎财神这就到了正月初四了假期也过了一半吃了太平面、回了趟外婆家、拜访了朋友初四这一天要做什么呢?跟着小福一起来瞧瞧吧↓↓灶王爷来查户口啦!在老皇历中,正月初四占羊,所以又称“羊日”,人们常说的“三羊(阳)开泰”是吉祥的象征。
【导语】鼠年辞旧岁,金牛迎新春。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春节就要来临。我们满怀期待迎接新的一年,更加期盼来年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可是,你知道大年三十有哪些传统习俗吗?还真不少!做好了这些习俗,在新的一年会更加事事顺心,件件如意。
祭灶是传统节日,预示着春节的到来。在传统节日里,春节就是从祭灶开始,到元宵结束。所以,在我的家乡,从祭灶到元宵都充满着浓浓的春节气氛。传统中的祭灶节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始于周代。节日这天家家在灶前贴一两只菩萨升天时的“纸马”,用糕饼、麻糖、酒果作祭。
马上就是全国人民喜庆的新春佳节。现在人们知道过春节,但是,有许多人不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哪些是应注意的地方?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节日,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节日。适当了解一些春节习俗、禁忌,对于遵守春节礼仪,传承中华文化,赓续民族精神是有好处的。
在兰州关于春节的传统风俗很多,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过年的传统风俗渐渐被人们淡忘。还有哪些老风俗仍然保留呢?今年春节期间,跟着记者一起了解一下。 “小年”祭灶榆中北部山区过年的老风俗有什么?“我记得过了腊八以后,基本上天天都有说法。
2月12日,为农历辛丑年春节,是大年初一。历史上的老兰州人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大年三十夜,零时一过就是大年初一。在老兰州人的春节习俗中,第一件事就是接灶爷,因为兰州人把神仙一般称作爷,人们把灶君都叫灶爷,接来灶爷表示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老讲究里,大年初一是不走亲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