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而且每个人从小都要寻根问祖,求本溯源,方可将祖先遗风代代相传,因此,过年上坟在各地都是大事,特别是家有老年人的更是讲究,如果有在外地工作的、有考上外地大学的,就更加重视上坟。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编者按:迎春辞旧岁,家山盼归人。家山即故乡,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山,每一个人都有关于家山的故事。春节归乡,家山的山川风物、人情旧事正等着我们去回望、去探寻。因为,那里藏着的是一个家族的渊源、一个民族的来处、一个国家的未来。
在烟台招远南乡,除夕当天的傍晚,那阵阵鞭炮声就如同声声召唤,回荡在村庄的上空。图1:黑白底色农家人心里都清楚,这是要去上坟祭祖啦。本家当户、同宗同姓的,早早就相互吆喝着,结伴往祖坟的方向走去。而家里巧手的主妇们可一刻都没闲着,厨房里“咚咚咚”的剁菜馅声,就像奏响的欢快乐曲。
临近蛇年新春佳节,无数在外打拼的游子陆续踏上返乡之路。其中,也包括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1月25日,祖籍广东的她来粤祭祖,第一次走进位于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的老家——阮埇村。“我父母来自广东,父亲从小就教我们说广东话。
腊月二十九, 拜年飨用的菜品。(南方周末记者韩谦/图)外婆生气了。腊月二十八,我们一家准备从郊区搬去市区的房子里过年。刚吃完午饭,外婆就着急地把冷冻的鸡从冰箱里拿出来,收拾到包里。妈妈在旁边说了两句,大意是不用着急,下午3点才出发,还有好几个小时呢。
来源:【淳安融媒体中心】腊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从这一天开始春节的年味也是越来越浓厚了。记忆中的年味,是儿时对新衣裳的满心期待,是一家人围坐炉边的温馨,更是那一场场热热闹闹、独具特色的传统非遗年俗。春节习俗知多少 猪头祭祖朱家村“猪头祭祖”活动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