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刘臻)8月29日,由国内外当代编导名家阿库·汉姆、高成明、娄梦涵、黄佳园、文小超、贾菲、华宵一担纲编导,国内著名舞台创意、编剧许锐担任总导演,华宵一担任制作人与领衔主演的舞蹈剧场《一刻》在国家大剧院上演。《一刻》剧照——《眺》。
10月20、21日,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2020年度资助项目、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舞蹈家华宵一领衔主演的舞蹈剧场《一刻》在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该剧是华宵一于2017年倾力打造的作品,是一部以舞代笔的生命诗篇,是古典舞出身的华宵一在现当代舞领域的全新探索和试炼。
6年前,舞蹈剧场《一刻》在北京首演时,华宵一25岁,风华正茂;冯虚御风,飘逸留白,在《眺》强烈的东方式美学意境中,华宵一领衔主演的舞蹈剧场《一刻》正式开启,它包含《眺》《未完》《悬》《山丘》《独自起舞》《滑》6个作品,由高成明、阿库让·汉、娄梦涵、黄佳园等国内外当代名家担纲编导,许锐担任总导演,以充满张力的现当代舞蹈表现形式表达“用尽生命每一刻,才得到一生”的哲思,传递“一刻换一生”的炙热。
日前,领舞华宵一接受媒体采访,在她看来,《锦鲤》舞蹈中传递的“鱼跃龙门”是每一个生命个体都会经历的状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时我们会沉入谷底,也有鱼跃龙门的时刻,这中间的距离是我们自己一点一滴去幻化而来的。”
虽然有“桃李杯”“荷花奖”等一众大奖在手,也有《水月洛神》《一刻》等诸多代表作,然而创作《锦鲤》的过程华宵一依旧克服了种种挑战,近日,在接受半岛全媒体记者采访时,华宵一表示,春晚舞台意义重大,她始终带着使命感、怀着敬畏之心,“我们要为人民而舞”。
本版均为受访者供图青年报记者 冷梅90后的华宵一年少成名,2009年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以作品《罗敷行》获得中国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女子)一等奖。那一年,她十七岁。近年来,她的名字几乎与国风舞蹈紧紧勾连在一起。人物刻画如何入木三分?
来源:新疆日报8月2日晚,由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带来的“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在新疆艺术剧院剧场和观众见面。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汤永摄8月2日21时,在新疆艺术剧院剧场,女子群舞《相和歌》拉开了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为人民而舞”——《舞动经典》演出的序幕。
“每天微信步数会提示今天走了多少步,但不管你走多少步或走到哪里去,都是因为你有自己不一样的欲望和想要到达的目的地。”舞者华宵一在谈及新作品《两条腿》的灵感时如是说。她认为,行走不仅是肢体的动作,更是心灵的探索,她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引发观众对“你还能走多远”的思考。
舞蹈家王亚彬在电影《十面埋伏》中担任章子怡舞蹈替身之前就已在舞蹈圈崭露头角,而让她广为人知的作品,是获得全国电视舞蹈大赛金奖的《扇舞丹青》…成名作,是舞蹈演员留给观众的第一抹惊艳,而如果这众多惊艳汇聚在一起,那舞台该有多夺目!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天地间又逐渐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或踏春、或郊游,以最热情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如果在细雨中有一位像兰花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缓缓走来,或者有一个美丽的女子在和煦的春风中翩翩起舞......春天,总是给人无尽的遐想与希望。春色之美不仅美在景,也美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