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晚的历史上,有两次特别失败的瞬间,第一次是1985年的春晚,招致的负面效果至今都警惕;回到1985年的春晚之上,有了前两届的经验和巨大成功,黄一鹤导演自然想要获得更好的效果,便提出了一个新的尝试:将舞台搬到体育场内。
毕竟在侯宝林去世前,春晚都已经办了十年,马三立去世前春晚办了二十年之多。侯宝林第一次参加春晚是在1956年,是和文艺界和科技界代表一起参加的,不过那次春晚档次虽高却传播甚少,第二次参加春晚则是1983年,他担任了首届春晚的艺术顾问,并在开场讲话时宣布马季是他的徒弟,姜昆是他的徒孙。
1985年春晚与其他几年不同,是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办的。主持人服装也发生变化,女主持人穿着套装裙,而男主持人穿着红衬衣、白西装,显现时代的进步。 然而当时技术条件不好,没有对讲机,灯光也不行,也没有暖气,在偌大的工人体育馆,调度完全失灵。现场出现了许多失误。
去年是北京卫视,今年得以进央视,就在于观众口味日渐挑剔。已经习惯了春晚“槽点”多过亮点的当下,苗阜、王声不一般。他们的春晚相声《这不是我的》可谓被寄予最大希望,收获了最大的好评。反腐是热点、讽刺是根本、包袱是特色。
论相声界年龄最长 辈分最高资历最老的人 那一定是非马三立老先生莫属了他长期在艺术实践中潜心探索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马氏相声”他的相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在天津也形成了“无派不宗马”的说法但就是这么一位“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为何只上过一次春晚的舞台呢在那个相声正处于高峰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