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健康生活网”5月23日消息,加拿大科学家称,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产生害怕打针的恐惧心理与其父母的行为密切相关。加拿大约克大学的科学家对儿童惧怕打针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科学家观察了3至12岁儿童在医生就诊时的行为和反应。
蝌蚪五线谱 ID:kedo2011猛地吸气会让大脑抑制神经系统,让人对疼痛的敏感度下降。当人处在压力之下,血压就会升高来给大脑或四肢预备能量,以便需要打斗或逃跑。不过,身体有一个天然的机制能把血压降下来。
小护士问我:胡老师,理论上说,打哪种针(肌注)最疼?打啥针都疼好吧。我光看到这个“针”字就已经开始疼了。上次输液,遇见一个实习的小护士给我扎,戳了3次都没见血,我还安慰她:不着急,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戳到第五次的时候我实在憋不住了,看了一眼她的实习工作牌说:小妹妹你姓李吧?
当爸妈的最怕听到什么?宝宝生病!而一带宝宝去医院打针,孩子就焦躁不安,一哭就哭得撕心裂肺,当爸妈的别提有多心疼了。当然,就算不生病,平时的疫苗接种也足够让宝宝哭天喊地,甚至在宝宝一岁后,都不用跟他说打针,抱着他去那个熟悉的地方就开始嚎啕大哭了,搞得父母没一点辙。
无论是打疫苗还是抽血,大家的童年,或多或少都被「打针」的恐惧支配过。有网友调侃,打针是人类的一生之敌,最让人破防的不是针扎下去的瞬间,而是等待扎针的时刻。当一群小朋友组队扎针时,这种恐惧还会成倍放大、直击人心。也有孩子从小就能自我攻略、自我安慰,堪称打疫苗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