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中学龙岗学校发生了一件了不得的事情,数学科组的老师们借着寒假作业的机会,让学生们展开了“抢红包手气王”PBL项目式探究学习。同学们通过参考微信抢红包的程序代码,竟然真的发现了当“手气王”也是有秘诀的!
对于抢红包来说, 生成红包金额是非常关键的, 这里有许多生成随机数方法, 在本文中介绍一种使用较多的二倍均值算法来随机生成红包金额.对于抢红包来说, 如果发送一个金额为J的红包, 那么对与抢红包的N个人来说, 公平的概率是: 每个人抢到J / N 的金额的概率是相同的, 例如100元红包发给10个人,那么最公平的策略是使每个人抢到10元的概率相同, 二倍均值算法就是基于上面这个概率策略. 二倍均值算法流程如下: 首先设置红包金额为J, 抢红包人数为N, 接下来计算随机数区间上U = J / N * 2, 得到随机数区间, 从而在这个区间里生成第一个随机数金额M, 接下来继续生成第二个随机金额. 首先更新总红包金额为J-M,总抢红包人数为N-1, 然后生成第二个随机金额区间 , 从这个区间里面生成第二个随机金额M2, 继续迭代, 直到生成最后一个红包金额, 下图是二倍均值算法的流程。
据媒体报道,深圳中学龙岗学校数学科组的老师们借助寒假作业,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抢红包”PBL项目式探究学习。这份作业不仅考验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更考验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具体情境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春节期间活跃在微信群里的微信红包,你抢对了么,先抢还是后抢,怎么才能成为“手气最佳”,最近被深圳某中学数学组的师生们破解了。抢红包的人数会影响“手气最佳”的概率吗?“先抢”或“后抢”差在哪里?怎样才拿到“手气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