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红网时刻新闻11月13日讯(记者 肖依诺)乡土是艺术空间,田野是展演现场,白墙是画纸画板。11月13日,“丝路筑梦想 合作创辉煌”——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
“这个紫色是中国历史上出现时间最早的紫色,我们把它叫作中国紫。50多年间,梅毕娜数次到访中国,参与中意文化交流活动,撰写了许多关于中国文化的书籍和文章,并在意大利各地义务演讲,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中国和中国文化。
来源:【陕西网】关中特色的美术馆、农忙时节的巨型壁画、散落各处的艺术雕塑、丰富多彩的终南剧场……6月20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浓郁的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吃喝玩乐是老陕 刻在骨子里的DNA 每逢节假日 秦岭脚下就成了老陕的乐土 “回村”到底有多美 本期小编推荐 五个秦岭脚下超文艺的村落 给你的五一假期多个选择↓↓↓ 开车/骑行都能去的文艺村 关于[西安],我们还有很多未发现......
“回乡过年!”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对外发出邀请,除了归来的村民,还有喜欢艺术的人。说这话,蔡家坡人有底气,因为这个村有些不一样。村民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村的土里不仅长麦子,还长艺术。西安蔡家坡村一角。
在华期间,梅毕娜来到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走进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雁塔、秦岭四宝科学公园、西安国家版本馆等地,感受陕西的历史文化、人文风情,并与文化学者肖云儒就中意文化交流、东西方文明互鉴进行探讨。
艺术和乡村如何碰撞出火花?6月20日,2024年“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采访活动来到西安市鄠邑区,中省媒体记者走进蔡家坡村、栗峪口村,深入了解探索农业文明与当代艺术相互融合,为乡村振兴赋能的典型案例。
大河网西安讯 你知道吗,有这样一个村庄,可以喝咖啡、听爵士乐、看田野放映……11月13日下午,大河网记者跟随“丝路筑梦想 合作创辉煌”——2023全国网络媒体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秦岭北麓的蔡家坡村,感受生态发展和文艺之美。
来源:央广网 秦岭脚下,“村咖”越喝越年轻;终南剧场,歌舞戏剧越看越热闹;环山路旁,乡土壁画越绘越新潮……从毫不起眼到年轻乡创客陆续进驻,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正依托秦岭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以艺术融入乡村、点亮乡村、活化乡村。
东风拂人面落花做簪踏遍春山不思还哼着一曲《上春山》西安人的烂漫春光已然跃然于心间西安发布推出系列融媒报道“来西安,上春山”邀请你领略绿水青山的春日风光欣赏秦岭内外的锦绣河山描绘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今天小布带你游金龙峡在秦岭北麓的曲峪地带有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众秘境金龙峡这里地处秦
来源:【西安日报】今年是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近日,中国驻埃及大使馆组织9位埃及主流媒体记者来到西安,参访比亚迪、隆基绿能、大唐不夜城、蔡家坡村及茯茶镇等地,实地感受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伟大成就。近距离了解西安乡村振兴成果10月14日,秋高气爽,丹桂飘香。
今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陕西省西安市主持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峰会结束后,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源自西域、在长安扎根的石榴树,是中国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农业交往源远流长的生动写照。
阳光网(记者 佟怡 实习生 孟思彤)“忙罢艺术节从每年的5月一直持续到11月,保电任务比较特殊,持续时间长,重大的活动大多都在晚上举行。因此在艺术节开幕前,我们都要提前对供电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及时排除用电隐患。
【来源:农民日报】作为全国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几十年来,鄠邑区的农民画家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以土地为纸,以生活为墨,画天、画地、画自己,画山、画水、画乡情,用张扬饱满的色彩描绘热气腾腾的时代生活,一笔一画,都见证着山乡巨变,探索着艺术与乡村互相赋能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