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所谓反向春运,是指一反子女年节返乡探亲的传统习俗,父母利用春运“潮汐”客流,逆向远赴子女工作地过年。从鼓励“反向春运”首次被写入春运工作指导意见至今,这股应时而出的潮流已风行了六年。
□刘一宁 (重庆大学)今年“反向春运”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成为新趋势、新潮流,更多的老年人愿意前往子女的工作地过年团聚。“反向春运”改变了部分人流迁徙的方向,但这一新潮的过年方式,让团圆变得更加从容,为回家过年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
正向反向都是家的方向!今年春节,“反向春运”到大城市团圆掀起怎样的新风尚?2025年的春运从14日已经开始了。据交通运输等部门预计,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其中的探亲客流,大多是从一线或超一线城市回老家。不过,也有一种“反向过年”的风潮正在兴起。
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反向春运”是一种新潮的过年方式。年轻人不仅有更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一家团圆做好准备,还可以带父母在城市四处逛逛,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和感情交流。
□维扬书生“反向春运”成为新潮流。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姚华松做客《评论员的朋友圈》分享观点:助力“反向春运”,部分高铁的方言播报就挺好。(1月23日 澎湃新闻)“反向春运”也被称为“反向团圆”,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
央广网北京1月23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李杨)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春节临近,抢一张火车票回家看爸妈,是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但最近几年,在“团圆”这一不变的主题下,就地过年的市民越来越多,“让父母来到我的城市”的“反向春运”的新风潮正在掀起。
光明网 据媒体报道,如今“反向春运”渐成趋势。有通信运营商数据分析指出,2024年春运,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群出行量同比增长近30%,更多老人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他们来自四川、河北、湖北、湖南等省份,目的地则多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大城市。
春运首日,广州南站。春运大幕拉开,各类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从城市奔向农村,与父母及亲人团聚,这是“春运”的主流与大流。但近些年,也开始流行起另外一种“反向春运”,即常住农村的老人携带孙子、孙女及腊鱼、腊肉等家乡土特产来到子女工作或生活的城市,在城里过年。
春运大幕拉开,返乡人群浩浩荡荡涌入车站。据预计,2025年春运期间,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90亿人次左右,同比增长约7%,规模创历史新高;铁路、民航客运量有望分别突破5.1亿人次和9000万人次,规模在去年历史峰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从“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到“我来到你的城市”,“反向春运”正在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中掀起新风潮。谓反向春运,是指一反子女年节返乡探亲的传统习俗,父母利用春运“潮汐”客流,逆向赴子女工作地过年。
在今年的春运期间,国铁集团推出了一项旨在缓解春运压力、促进家庭团聚的新政策——反向客流车票打折。这一政策不仅贴合了现代家庭团聚的新趋势,更让反向出行成为了一种时尚而经济的选择。长久以来,春运期间的返乡潮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春节临近,春运大幕拉开,不少老年人踏上旅途,选择前往子女工作地团聚,成为“反向春运”中的一员。“返乡过年”是传统的团圆观念,“反向过年”则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选项新趋势。今年铁路春运还加大力度对部分非紧张时段、方向的旅客列车实行优惠票价。
在今年的春运大军中,有这么一群人,从家乡来到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踏上他们“反向春运”的旅途。这些人中有一些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大多都在家乡独居,子女在外地定居、因此他们在春假踏上“反向春运”的旅程。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