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一般是在营“老爷”、过年时才会“闹热”,这时候就会挑选本地区未婚女孩扛大旗游行。“潮汕人爱潮汕”在上个月就写过文章《女孩救火上人民日报,这显露出潮汕女孩的特点:娶了她才知道幸福》中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新华网发 郑坤汉、佘建新摄新华网发 郑坤汉、佘建新摄潮州的民俗活动,不论你是本乡人还是外乡人,不论你是参与者还是观看者,只要你到了现场一定会在脑海烙上深深的印记。就大多数地方而言,过了正月十五就算过完年了,而在潮州却又进入了过年的一个高潮。
作为民俗的春节与作为个人记忆的春节是两回事。你兴奋不已的,他人未必感兴趣;反过来,别人津津乐道的,你也很可能插不上嘴。说全国人民享有“同一个春节”,在我看来近乎幻象。共享的,只有休假与美食;就连团圆与否、鞭炮有无,如今也都成了未知数。其他习俗,更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就在前些天,广东潮汕多地连续上演了又一波潮汕地域传统文化新年秀,而今年它的特别之处,就是其新年地域文化秀,几乎进行了全媒体全平台极广泛的推荐,因而得到了极广泛的传播,使广大非广东非潮汕地区的受众,都深深的体验欣赏了一波潮汕地域固有传统文化。
仙波居委距离潮阳市区30公里,谷饶镇中部,小北山南侧,创村于宋嘉定年间(1208-1224),祖先从仙地村引来水源,沿山开渠筑陂,故名仙陂村(仙波村),文化大革命破除迷信时期,改名“新坡村”,2003年重新更名为“仙波居委”至今。厦深铁路朝阳站就在谷饶仙波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