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演员在台上表演东河戏《小尼思凡》片段。 刘力鑫 摄图为航拍不少村民聚集在老祠堂内欣赏国家级非遗东河戏。 刘力鑫 摄 图为演员在台上表演东河戏。 刘力鑫 摄 7月12日,江西赣州赣县区南塘镇一老祠堂内,众多村民围聚一堂,正在欣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河戏。
一次与高永昌书记见面闲聊说起巾石坵坊,他说印象深刻,当地民风淳朴、老表吃得苦觉悟又高非常好打交道,上世纪五十年代他还在坵坊村住过一段时间,带领大家一起搞建设,随后还说到他在《苦难是人生的老师》一书中还特意放了在巾石坵坊大队与当地老表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照片。
瑞金是重要客家聚居地,客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后客,既有向外播迁者,又有自外回迁者,故语言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征分外多姿多彩,建筑特征也因此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瑞金客家人极为重视宗族礼仪,客家祠堂数量多达上千座,密布在全市各乡镇。
南昌县银湖管理处邓埠村的“陈氏宗祠”是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建筑,占地面积约三亩多,自古以来都是邓埠村经济文化和议事的中心。它不仅仅是邓埠村地标性的建筑,更是在全国各地工作、生活的邓埠人寻根问祖,记住乡愁的地方。
【论点摘编】常建华在《明代江西宗族祠祭祖先的扩展》(《安徽史学》2024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明代宗族祠祭祖先盛于江西,且有一个扩展过程。明前期祠祭祖先的事例集中于吉安府,家祠、宗祠均有。家祠也见于南昌府丰城县、饶州府浮梁县,宗祠则有抚州府的事例。
光明网讯(见习记者 徐钲佯)夏日炎炎,清莲送爽,2024年第十九届广昌莲花旅游文化节正如火如荼进行中。图为演员正在表演孟戏。(徐钲佯/摄 )在广昌古镇的赖氏宗祠内,国家级非遗项目广昌孟戏正精彩上演,吸引众多观众观赏。
龚文瑞教授所著《江西文化符号丛书.客家文化》,介绍了安远县三百山镇梅屋村古代科举盛况,并将数十根功名柱的连版大幅照片,赫然刊登于书中,视觉冲击力极强,被作为江西客家文化的符号。这是我梅氏的荣光,也引起《梅氏文化》执行总编梅鹤群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