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a/译:陈留近年来,例如中国出现对抗生物质粘菌素有耐药性的细菌等,抗生素无效的耐性菌、超级细菌等已成为世界性话题。英国政府发表报告声称,到2050年时每三秒钟就会有一个人因这种抗生物质无效的耐性菌导致的传染病而死亡。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每个人的其实都是由“细菌加工厂”组合而成,我们的身体内存在上千种细菌,这些细菌长期在我们体内安营扎寨,不断繁衍,在人类体内细菌保持和平友好共处的原则种,其实我们体内的新陈代谢有一部分是靠着细菌维持的,从某一种程度来说细菌对我们人类是有益处的。
今天,当我们在谈论母职困境的时候,很难想象18、19世纪欧洲产妇们所面临的生产危险。在现代医学已经有所发展的时期,产妇们却总在生下孩子后莫名发烧,不久后便离开人世。这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产褥热,它由细菌感染引起,可当时的消毒液却极具腐蚀性,在杀菌的过程中也损伤人体。
公元541年,鼠疫爆发,1亿人在这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灾难中丧命;2013年到2016年,埃博拉蹂躏了非洲五个国家,总计近3万人被感染;1万多人死亡,2019年12月到2020年4月,全球有180多万人被新冠肺炎感染,10万多人死亡。
本书以故事性的讲解和风格鲜明的插图,描述人体的免疫机制、免疫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各类细胞及重要蛋白,与人有关的各种微生物,以及多方的相互作用,介绍自愈、发炎、流行病、抗菌、抗病毒、寄生虫、过敏、疫苗、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种种健康议题。
201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在《抗药性威胁》的报告中称,美国每年因抗药性细菌感染而患病的人数超过200万,其中至少有2.3万人死亡,与其相关的直接医疗保健费用估计高达200亿美元,社会生产力损失更是高达350亿美元。
人类竟然只是一个行走的细菌培养器?从1683年发现了细菌开始,人类似乎与细菌之间一直都是人为主,细菌为辅的这样一个和谐共生关系。但是!似乎人类跟细菌之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甚至有科学家得出结论,细菌竟然可以影响人类的某些行为,甚至可以控制人类的情绪,决定人的性格。
在人类与细菌的长期斗争中,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重大突破。参考:“Macrolones target bacterial ribosomes and DNA gyrase and can evade resistance mechanisms”, 22 July 2024,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DOI: 10.1038/s41589-024-01685-3。
2023年暑假,浙江丽水,一些00后大学生,自费下乡为细菌战受害者清创,将这段历史带回了公众视野。这些老人带着烂脚病,忍受了近80年。许多人的伤口,已经不能治愈,只能进行最低限度的清创、护理。这是历史书里日本侵华战争,在浙江地区切实的罪行。1942~1944年,日军袭击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