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16日凌晨5点30分,美国新墨西哥州三一实验场30多公里之外的地方,物理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看见了他此生从未见过的壮观景象:地平线上,一道巨大的白光闪过,渐渐地,白光变成了耀眼的黄橙色的火球,夹杂着火焰和黑色尘埃,不断向上翻滚。
“现在我成了死神,诸界的毁灭者。”这是电影《奥本海默》中的一句台词,其由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操刀。《星际穿越》《信条》《敦刻尔克》均是诺兰的代表作,他也曾多次获得奥斯卡奖提名。
《奥本海默传:美国“原子弹之父”的胜利与悲剧》作者之一凯·伯德,中文版译者、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中文版审校、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方在庆近日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对谈。澎湃新闻记者 吴跃伟 图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带火了相关图书。
《奥本海默》电影海报。年度话题之作《奥本海默》正在国内院线热映。这部由英国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编剧并执导,讲述“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又复杂一生的电影,截至目前已收获了全球票房近8亿美元,已经超过《信条》《敦刻尔克》和《星际穿越》,成为了诺兰在过去10年里最卖座的电影。
1945年,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一位同事这样形容控制中心掩体外的奥本海默。1942年,38岁的奥本海默在美国西部的一个小镇,带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人,3年,20亿美元,他们制造出了一种大规模屠杀性武器,赢得了美国人在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场赌博,把人类战争推向了新的原子时代——在这个时代,一个几十数百居民的城市可以在顷刻间被摧毁,人类将可以轻易拥有毁灭世界的能力。
被影迷称为“诺神”的导演诺兰,以及被称为“美国的普罗米修斯”的科学家罗伯特·奥本海默,这两个人物碰撞在一起的震撼力使得电影《奥本海默》成为2023年最受全球关注的影片之一。影片全球票房目前突破7亿美元,是今年好莱坞电影中排名第四的高票房影片,电影于8月30日开始在中国内地上映。
综合《今日印度》及“今日俄罗斯”(RT)24日报道,英裔美国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好莱坞大片《奥本海默》因在露骨场景中引用印度宗教典籍内容,在印度引发强烈反对。印度信息和广播部部长对相关片段表示不满,印度政府信息专员乌代·马胡尔卡致信导演诺兰,要求影片删掉相关画面。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让书香与您常伴《铀之战——开启核时代的科学博弈》[美]阿米尔·D·阿克塞尔 著孙扬 杨迎春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本书讲述了一个与能源、经济和国家安全等密切相关的、天然存在的最重的元素“铀”的科学故事。
赛先生由非营利公益组织北京市海淀区智识前沿科技促进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任总编辑,定位于中国领先的权威性、专业性科学文化品牌,内容强调系统性、解读性和教育性,旨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科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