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一场震惊中外的突发事变,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重大转折。在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一场艰苦卓绝的抗战,就此拉开序幕。今天,我们回顾这场抗战的胜利,更应缅怀先烈们的英勇牺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历史,不忘初心。
1937年“8.13”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会战,也是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死亡2万,伤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80万人,伤亡33万余人。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全国各地军队开赴上海抗击日寇。国军精锐88师,清一色的德械装备,是最先抵达上海和日军开战的国军部队。德械师的士兵是当时整体战斗水平与日军差距最小的部队。全师的编制、训练和武器配置皆是借鉴了德军标准所组建,并且聘请德国人担任军事顾问,全师14000多人。
淞沪会战:地不分南北,年不分老幼,至今闻之仍落泪“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轰轰烈烈的中日淞沪会战打响!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双方伤亡人数多达四十万!
这一战,70万将士奔赴沙场,这一战,30万烈士血洒前线,这一战14位将军为国捐躯这一战,中华儿郎凭借着血肉之躯抵挡日军飞机大炮,用铁血军魂击碎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他便是抗战期间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也被称作为东方绞肉机。
1937年10月24日,淞沪战场,由于反攻上海大场失败,中国军队伤亡惨重并且退守出发阵地,为了堵塞战线缺口,陈诚调动预备队赶赴大场防线,第18师接到命令后便奔赴前线,那时候的中国军队完全在凭借着血肉之躯抵抗日军,人命就像是劈柴,一点点地填进了战争熔炉。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图片来自网络从组建之日起,“结硬寨、打呆仗”就是湘军奉行不违的战术。这还要得益于湘军的创建人曾国藩。当然,那时候不叫湘军,而叫湘勇。这个战术既和曾国藩的个性相关,也与湘军的优势相关。毕竟,在那时候,湘军在火力上还是要优于太平军和后来的赖、张二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