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 临近春节,医院急诊科明显感受到,夜间来就诊的病人多了。年轻的顾先生,和好友吃完自助餐回家,入睡前突然感到肚子非常不舒服,来到岳阳医院就诊,被告知是因过量进食而引发的急性肠胃炎。所幸,经过紧急处理后无大碍。
本市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近日明显增加,多家医疗机构急诊、发热门诊处于高位饱和状态。记者22日从本市中山、华山、市一、东方等三级医院获悉:急诊近一周内数量翻数倍,救护数量也明显增加,急诊医护力量全力加码确保救治不停歇。
(央视财经《天下财经》)近期,上海用药问诊需求持续增大,上海全市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500多间发热诊间全部启用,方便市民就近问诊。23日,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卫健委获悉,这里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扩容增能,已实现发热诊疗功能全覆盖。
寒潮来袭,气温骤降人体血管收缩,顺应性变差容易引发“脑卒中”也就是俗称的“脑中风”昨天(11月26日)记者在沪上急诊蹲点发现连夜降温后昨天早晨医院接收到的120急救病人略有上升其中大部分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昨天一早急救半径辐射闵行、奉贤、浦东三区的龙华医院航头院区在一个多小时内先后
夜班急诊医生正在查看中心监护站上的实时信息。青年报记者常鑫摄据《青年报》报道,连日的高温酷暑,沪上各大医院门急诊爆棚,中山、华山、瑞金、仁济、新华、市六医院等都在日均一万人次左右,其中新华、仁济最高一天门急诊都超过了1.6万人次,创历年新高。
昨晚8点左右,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急诊室人满为患。前天晚上10点半,杨女士带着6个月大的宝宝赶到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的急诊室看病时,被眼前的一幕震住了,偌大的急诊室异常拥挤,全是看病的孩子和家长。轮到她的宝宝看病时,已是次日凌晨1:20。
近期,支原体感染、流感成为上海市民持续关注的高热度话题。近3个月来,上海各大医院门急诊持续高位,本报记者陆续走进沪上各大医院门急诊。在蹲点医院急诊期间,记者看到,有市民无故胸闷却是由肺炎引起,6点去医院挂水;有人头痛查下来却是支原体肺炎。为此,记者也对话了感染科、呼吸科专家。
申城进入盛夏时节后,气温节节攀升,夏日各类皮肤病高发,又是冬病夏治好时节,然而很多上班族白天抽不出时间,下班后“打卡”夜门诊求医问药成为一种选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近日获悉:上海部分医疗机构进入夏季开出夜门诊,颇受居民青睐。周三晚19时,记者来到嘉定区中医医院一睹夜门诊现场。
国庆假期,对于很多人来说,游玩、充电非常舒适,而在一些特殊岗位上,不仅需要坚守工作,而且节假里他们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在忙碌中度过自己的国庆假日,这两天上海市各大医院由于节日期间有部分停诊或者压缩门诊时间,急诊就诊量因此大幅增加,医院方面通过增加医护人员等措施,全力保证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刚从医院回来,很是疑惑,家里老人急性肠炎肚子疼的厉害,挂急诊内科,结果人海啦啦的,医生应接不暇?出于焦急我凑到诊室一看,很多是支气管炎,咳嗽,感冒病人!门口外面好几个看着很难受的病人焦急等待喊号!真是无语了?这种现象没得办法改进吗?
就是想知道为什么医院夜间没有正常看病的门诊,只有急诊,白天不是要请假才能去看病么,要是夜间也有门诊,是不是能分流一下白天去看病的病人,而且夜间看急诊只能拍CT,晚上都做不了B超,不知道你们住的城市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