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年俗文化在各地不甚相同。山东的年俗丰富多彩,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与实践,又兼具齐鲁地方特色,生动演绎了中华文明的齐鲁节奏。春节将至,让我们一起领略山东人的年俗文化。 赶大集在山东,赶年集是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记者 张琪 高广超)作为民间迎春祈福的传统表现形式,木版年画以工笔细致、颜色多彩、寓意丰富等特点流传至今。莱芜木版年画孕育于济南莱芜地区人文环境、风俗习惯之中,印制工序细致繁复,画面构图均衡匀称,呈现出齐鲁民间艺术普遍具有的真实、豪放品格。
山东年俗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与实践,又兼具齐鲁地方特色,生动演绎中华文明的齐鲁节奏。齐鲁文化崇礼仪、重伦理,在年俗中的表现就是重传统、讲究多。腊八老百姓常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是过年的序幕,而年味第一味是腊八粥。腊八是在腊月,腊月是一个新旧交接的岁尾月份。
炖鸡、蒸鱼、炸货、元宝饺子、油焖大虾、花饽饽、红烧鱼、四喜丸子、炸金蝉,各种硬核菜,配上不同样式的杯碟碗筷,在除夕夜的朋友圈中闪亮登场……在年尾,这顿团圆的年夜饭,对一家人来说,最为重要。“‘酒食相邀’,聚饮送别旧岁,是辞年礼俗的重要形式之一,从一千多年前就开始存在。
龙年春节,如约而至。此时,街头巷尾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喜气洋洋,年味满满;此刻,齐鲁大地家家挂红灯,户户贴春联,村村有好戏。回村过大年,成为新时尚;看“村晚”,上“村晚”,成为新年俗;赶大集、逛庙会、穿汉服,国潮民俗精彩出圈。
1月18日腊八节,伴随着铿锵有力的济阳鼓子秧歌的鼓点,2024春节山东乡村文化旅游节济南启动仪式在济南市济阳区拉开帷幕。一开场,济阳鼓子秧歌变化繁多的套路,欢快热烈的节奏,恢宏磅礴的气势,瞬间就有了“年味儿”。
我的老家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西坡地村,处于淄博市东南山区淄博矿区边缘,是一个有煤炭、粘土、陶土、高钙石灰石等丰富地下资源的山村。再加上人民勤劳,不仅仅开采煤炭,还利用煤炭与陶土烧制陶瓷,最近从村子东郊出土的元代莲花陶瓶,足以证明这里曾经如火如荼的陶瓷业多么兴旺发达。
盼了一年,等了一年,游子想了一年,春节的脚步逐渐临近,年味就这样飘开来。年味到底是什么?是腊月里贴对联福字张灯结彩的期待,是一家人围着灶台包饺子的团圆,是吃完年夜饭团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温馨,还是那些只在我们童年出现,再也回不去的记忆和青春?
当我看到了人们奔赴团圆的步伐,当我看到了特色年货的琳琅满目,当我看到了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当我在爆竹声中感受到了辞旧岁的喜悦,我便知道,年要来了。北风吹进腊月,年的气息随着一阵寒意愈发清晰。一碗妈妈熬的腊八粥拉开了新年的序幕,北国之年白雪绵延的凛冽在红灯朗照之下霎时鲜活了起来。
文|徐龙江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春节无疑是一个历史久远,最为隆重的节日。其覆盖之广,影响之大,无与伦比。此外,全球还有许多国家,约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的形式庆祝春节。2023年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更是把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从除夕到正月初六都有哪些习俗?让咱们山东民间剪纸艺人带您一探究竟。除夕贴对联 过大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五,寿光市圣城中学美术教师、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王文娟构思、绘图、剪纸,展示除夕贴对联的习俗。
记者 孙远明春节假期已经收尾。在社交平台上,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网友分享着自己的春节记忆,同时也在叙说着对山东的不舍。“这是我第一次到山东过年,感受到了山东人热情好客的氛围。”“山东大年很精彩,明年我还来。
编者按:春节,中国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2025年,我们将迎来首个“人类非遗版”春节。那么过年,过的是什么?什么是中国年味?山东各地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年俗呢?从腊月廿三开始,大众新闻客户端每日推出一期“非遗里的山东春节”,带您一起寻年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