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边在学校忙,一边还要忙着扶贫材料。看着被帮扶对象,有的确实如果国家不进行救助真是无法生活,可是有一部分大家都认为是被国家的帮扶政策害了。有人四肢健全,头脑清晰,就是不想干活,只想着怎么伸手向国家要钱。让我不禁想起一个冷笑话。
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留下些什么,但究竟应该留下什么呢?不同的父母留给孩子不同的礼物,而不同的礼物又给孩子带来不同的人生。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是一大笔金钱,而孩子却学会了挥金如土,最后反而成了乞丐。有的父母留给孩子的是一份产业,但孩子不会经营,最后落个产业倒闭,倾家荡产。
这样的乞讨当然不能被原谅,我们不能眼看着天真的孩子在眼皮底下被引入歧途却置之不理。当有父母担不起这个合格监护人资格时,保护孩子,便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理应的担当。□曾茜 成都商报评论员E-mail:cdsbmjpl@sina.
【核心提示】一名妇女、一个孩子;一名妇女、两个孩子,这样的“标配”,在6岁的童童眼中,就是“行乞江湖”。从未吃过的零食、各式各样的衣服,诱惑着童童:“跟妈妈出去一个月,我就可以有雪糕吃、有新衣服穿。”7月17日,在母亲和8岁姐姐的带领下,6岁的童童步入行乞行列。
在我们的周围在经意或者不经意的时候都能够碰到乞讨者,也许真的是生活所迫,也许真的是有苦难言,在这种情形下,好心人都会慷慨解囊献出爱心,都想以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所谓乞讨者脱离苦海,然而,现实中的乞讨者真的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生活所迫吗?真的是我们想象那样苦不堪言吗?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曾经记载一个最狠心后妈的故事。这个最狠心的后妈叫细柳,未出嫁时爱读书,特别爱看相人书,后来跟高生结婚了。高生有一个前妻生的儿子,名长福,当时只有5岁。细柳嫁过去之后,抚养长福一年多,长福非常黏细柳。
文|福林妈咪2月底,一个家里贫困的女孩,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没办法上网课而自杀。在很多地方,有很多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才能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学知识。我的一个宝妈朋友,她和老公为了赚钱不得不外出打工,她的孩子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不错,主动要求父母给报补习班去上,哪怕天气再冷再不好,也
点击上方“中国教育之声”可以订阅哦!文丨王晓东前两天,两名儿童一边唱歌一边下跪在南京地铁里乞讨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地铁警方很快查明:这两个来自甘肃岷县的孩子,是被妈妈带出来乞讨的,其中一个还带着手机和母亲保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