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至少三十年和之前漫长的岁月里,同村的男女是不能结婚的,不能结婚的理由直白而又残忍:无论闺女还是小子,如果和本村的人结婚,就叫赖,意思是别的村子寻不来,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这样的,一家子在村里都没面子,甚至抬不起头来。
只要不是三代以内血亲,达到法定婚龄,又没有不适合结婚的疾病,都可以结婚。可见古人对遗传密码是有相当认知的,为了保证子孙繁衍,在科学技术不发达不精准的时代,用这种方法禁止地缘亲缘太近的人结婚,好厉害但也错误棒杀了好多同姓鸳鸯,同村同姓人想要结婚,基本不可能。
标题:云南一女子出嫁,站在窗台望着娘家,网友却质疑:同村同姓能否嫁。对于有女儿的家庭来说,希望女儿到了适婚年龄能够找一个好人家,但是作为女孩的父母来说,最怕的就是担心女儿远嫁,虽然现在交通便利,但是远嫁以后,如果在婆家受到了委屈,身边没有一个血亲,不能向千里之外的父母所倾诉,这种痛苦是难以想象的。
在农村,农民们辛辛苦苦种地一辈子,养育自己的儿女,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像自己一样长大了还种地,都有一颗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希望儿子能考上好的大学,在城市里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也希望女儿能在城市里找个好婆家给嫁了,过城市人的生活。
俗话说:“娶妻不娶同姓,嫁夫不嫁同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只需要看他的婚姻就能够了解了,由于古代人特别注重婚姻,所以在给自己的子女选择伴侣时,也会特别看重对方的家庭和品级,在这种情况下也出现了“门当户对”这个词。
最近几年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从环境还是从生活条件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实小编本人就很喜欢农村的生活,每次回到村子里,就会坐在村口上和大爷们聊上几句,他们时不时的蹦出几句琅琅上口的民间俗语,让人听得又过瘾又迷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