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敏是李自成军中第一悍将,可以说是李自成成就大业的最得力的助手,有一种说法,李自成是成也刘宗敏,败也刘宗敏。。。我们一般对于刘宗敏的认知,是一个铁匠出身的猛将,武力值超群。他在大顺军中的地位也是由此而来。。。
明末既有政治上的积重难返,又有天灾的接连不断,爆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其中一支由李自成领导的农民武装最终于1644年攻入北京,推翻了大明王朝,建立了大顺政权,然而这支新生的政权仅仅存在了短短的42天背后,虽说有吴三桂与满清联合绞杀的因素,实则大顺政权的“二把手”刘宗敏需要负上不小的责任。
公元1644年四月十三日,李自成亲率大军向山海关方向进发,京师由丞相牛金星和李过留守。李自成在以大军对吴三桂进行征讨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招降吴三桂的最后一线希望。为此,他除了让吴襄随行以外,还带上太子朱慈烔和太子的两个弟弟,另外还有在西安和太原俘获的秦王和晋王。
刘宗敏,这绝对是李自成手下的第一大将,也是最早追随李自成的人,刘宗敏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跟随李自成南征北战多年,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到了后来,刘宗敏是李自成阵营的第二号人物,甚至可以代理李自成发号施令。
有位伟人曾发表过诸如此类的言论:我是不会学习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1607年生于陕西蓝田的刘宗敏,字捷轩,其父母亲在其幼时便随后离去并且死因与明朝沉重赋税密切相关,刘宗敏就这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靠着乞讨艰难的度过童年,好在刘宗敏十二三岁时有了拜师学艺成为高超铁匠的机会。
李自成手下骁勇善战的手下不少,但是独当一面的帅才却寥寥无几。刘宗敏处于军中第一大将的位置,可是却骁勇有余,智谋欠缺。不是独挡一方的帅才。李自成的侄子李过,却具备这样的潜质。可惜李自成攻取北京时,没有让他的左营同往。一片石大战失败后,在潼关大战也没有招李过一起过来守城。
刘宗敏(1607年—1645年),字捷轩,陕西蓝田人,一说米脂人。原为锻工,从李自成起义。崇祯十一年(1638年),随李自成突围潼关原,隐于商洛山。十三年助李自成突围巴西、鱼腹诸山,入河南,势复大振。十六年任权将军,次年,在西安封汝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