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要为今年的春晚节目评选一个最佳,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小品《花架子》。这个小品通过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官僚主义在基层执行中的扭曲现象,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层层加码的行政指令小品讲述了一位镇长带着秘书到一家饭店吃饭的场景。
在2025年的春晚舞台上,小品《花架子》以其独特的谐音梗和辛辣的讽刺,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花架子》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双关意味,既指舞台上华而不实的摆设,又暗讽了那些只做表面文章、不注重实际工作的行为。
都说近几年语言类节目难搞,能够让人记住的不多,但是今年春晚的小品《花架子》还真有些东西!镇长看到玻璃脏了随口说说玻璃需要擦擦,随从安排每周要擦一次玻璃,传到基层老百姓,就成了玻璃需要每天擦一遍,额外增加了很多的居民负担。
实际生活中的糟遇是洒水机动车:冬天里,我的两个孩子推着电动车步行于离家不远的马路边,一辆城建洒水专用车呲着水过来,孩子来不及避让,司机可能也没打算停,就这样俩孩子成落汤鸡,而且是干睁眼变成落汤鸡,连棉鞋里面都被灌水了,可想啊,啥状况,气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