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赵晨熙打开抽屉,看着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的凌乱卡牌,初二学生王海(化名)后悔了。直播拆卡,因为最近迷上了这个游戏,王海攒了几年的零用钱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卡”却寥寥无几。拆卡,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拆卡,是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
□宋波近段时间,线上直播拆卡多是一些动漫IP收藏卡,像男孩子比较喜欢的奥特曼、海贼王主题,女孩子比较喜欢的小马宝莉、叶罗丽主题,不少拆卡直播间开始瞄准未成年人群体,主推此类卡片,以获取更多流量。(6月25日《法治日报》)近期兴起的直播拆卡热潮,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眼球。
封面新闻记者 王祥龙 受访者供图如果不是姐姐反复“暗示”,在阿坝州工作的白先生,还不会想到自己12岁的女儿可能在直播间花了大笔钱。电话中,女儿小白只承认花了6万元用于直播间拆卡片,“我已经申请了未成年人退款”。
本报记者 赵晨熙打开抽屉,看着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的凌乱卡牌,初二学生王海(化名)后悔了。直播拆卡,因为最近迷上了这个游戏,王海攒了几年的零用钱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卡”却寥寥无几。拆卡,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拆卡,是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
打开抽屉,看着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的凌乱卡牌,初二学生王海(化名)后悔了。直播拆卡,因为最近迷上了这个游戏,王海攒了几年的零用钱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卡”却寥寥无几。拆卡,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拆卡,是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
暑假来了,比天气更热的是中国人的消费热。商家最先感知到这股热,不少城市相继开放夜市,摆摊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景区纷纷取消预约。但论吸金和爆火程度,谁也比不上这个生意:卡牌。首先肉眼可见的体现是,很多商场的书店、潮玩店里都挤满了排队买卡的小学生。
□ 本报记者 赵晨熙打开抽屉,看着里面铺了满满一层的凌乱卡牌,初二学生王海(化名)后悔了。直播拆卡,因为最近迷上了这个游戏,王海攒了几年的零用钱不到一个月就“消耗殆尽”,而自己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大卡”却寥寥无几。拆卡,尤其是未成年人沉迷拆卡,是个被反复提及的话题。
7月3日,上海迪士尼新品毛绒玩具可琦安开售。大量游客从凌晨3点就开始在园区门口等候,场面之壮观引得众多网友戏称,乐园内仿佛有“一亿人”。毛绒玩具、卡片、盲盒、搪胶、动漫手办和模型等各种潮流玩具成为年轻人的专属“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