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一条“规定”引发舆论热议。这源于刘女士遇到的一个难题:刘女士怀二胎出现了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3岁的大宝又感染了较为严重的肺炎,也需要住院治疗。当孩子排了4天终于等到床位时,却被医院告知住院治疗期间只能由女性家长陪护,男性家长不能陪床。
陪护工作非常辛苦,一个家庭能腾出一个人来陪护,已经很不容易了,哪里还能考虑那么多?近日,北京儿童医院的一条“规定”引发舆论热议。这源于市民刘女士遇到的一个难题:刘女士怀二胎出现了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3岁的大宝又感染了较为严重的肺炎,也需要住院治疗。
医院,但凡去过的人都会有此感觉。挂号、缴费、检查、就诊没有不排队的,人流如潮,摩肩接踵,每天如此。最近几年我由于特殊原因常到医院去,发现一个让我深思的现象,老年人有病陪诊的一少部分是老伴,大部分是女儿陪诊,儿子、女婿、儿媳妇几乎见不到。
时本近日,刘女士3岁的孩子因患肺炎需要到一家儿童医院住院,院方告知孩子只能由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陪护,父亲等男性亲属不能陪床。刘女士身怀二胎又出现并发症,家里没有其他合适的女性亲属可以陪护孩子,孩子的父亲不得不每天单程驱车一个多小时,将孩子送到医院输液。
海报新闻记者 俞春红 金立红 报道排队4天排到了住院,却因为没有女性家长陪护,孩子就被儿童医院拒之门外?近日,有媒体报道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只允许女性家长住院陪护的问题,引发广泛热议。对此,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是北京儿童医院建院以来的规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据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官方微博“问北京”报道,近日,北京刘女士3岁的孩子患了肺炎,等了4天后终于等到某儿童医院的床位。院方却告知刘女士,孩子只能由母亲或其他女性亲属陪护,父亲等男性亲属不能陪床。刘女士身怀二胎又出现并发症,家里没有其他合适的女性亲属可以陪护孩子。
《最好的我们》里有一句台词:“最容易令人感到温暖和惊喜的是陌生人,因为你对他没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亲人,因为你爱他们。”期待越大,失望越大,不要对任何人,抱有过高的期待,包括你的父母和亲人。
母亲4个女儿,没有儿子,母亲住院4个女儿家抢着出钱出力,女婿们更是忙前忙后,不是儿子胜似儿子。女儿:过去那个年代总是被说三道四,看不起。对此网民评论称:@小汤圆:我爸在住院,说实话,医院里病人大部分都是女儿陪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