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世界的礼仪之邦,素来以举止言语得体著称于世。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人的素养礼仪也越来越高,很多家长也会重视对孩子的礼仪教育,尊师敬长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有个小男孩因辈分火了,村宴上全村得等他来了才敢动筷,这是怎么回事呢?
文丨小哥(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每次说到辈分问题,有人高兴有人难过。高兴的人大多辈分比较高,年纪轻轻已经是别人的爷爷奶奶级的人物。难过的人明明发现自己年纪比较大,却要喊一个比自己小的人爷爷奶奶。
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许多传统都被大家选择性的忽视了,这种现象在城市格外的明显,相反,在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许多传统和习惯都得以保留。就单说农村饭桌上的礼仪,和辈分之间的划分,在城市已经很少见了,农村的酒席上还能看到。
时孝先像是没看出来一样,热情地招呼着:“爹,娘,你快来尝尝三弟妹的手艺,没想到这饭做的有模有样,我闻着还挺香的。”他本以为今天是加餐了,才会那么香,但现在看来并没有,依旧是平日里吃的那些东西,但是不知道她是怎么办到的,他闻着肚子里的馋虫都快跑出来了!
因为辈分太高,吃饭时没人敢和自己坐一桌就比如有一网友表示,在她还小不懂辈分时,有次结婚喜宴,坐席时身边都是一些老人,在菜上齐后,网友看她们都不动筷子,自己就不敢动,没想到这时有人看到就跟她说,你辈分最大的不动筷,她们没法吃呀。
春节过节回家,吐槽君的第一大敌是逼婚亲戚,第二看不顺眼的就是熊孩子,没大没小!不讲礼貌!没有规矩!被所谓的隔辈儿亲宠的没行儿了!吐槽君小时候被上过的规矩完全执行贯彻的不全!真心是看不顺眼啊!一定不是我老了! 吐槽君作为家中长辈,义不容辞的承担起了对下一辈的规矩教育义务!
姓氏字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了。尤其是像中原、岭南、湖南和浙江南部都地区,对于宗祠文化和家族传承可谓是十分看重,也从因此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小孩辈分高,开席得等,见面磕头有网友曾经上传过一段视频,村子里摆酒席,酒席鸡鸭鱼肉一桌好菜,人都坐得齐齐的,却没人动筷。
作者: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 王国杰民俗起源于民间,是原生态的。民俗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地域长期形成的集体风俗。“民俗是一种群众智慧的结晶。”(《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民俗不能凭空创造,更不是文人的主观想象、张冠李戴、似是而非、拔高美化、艺术加工。